第10部分(2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但是總體上不算亂,說得過去。

中學堂的教室和食堂已經完工,幾乎把張家大院拆出來的材料用完了,宿舍建設開始用紅磚。

除了中學堂,北門正在修一個較為簡單,有點像軍營,帶訓練場。

大人們和大孩子都住在衛生院傍邊搭建的草棚子裡。

“佛祖,這張大伢孟浪了,他養得起這麼多孩子,恐怕是要破財了。”辛寶久對著新軍的一個棚長說。

這個棚長正是以前來教了張春三天軍事的新軍教官。

張春豈止是破財,如果不是光緒二十五年沒有賣出糧食,加上今年夏收,恐怕就要糟糕了。

中學堂和訓練營修好後。張春為已經跟著自己學了近三年,對農學感興趣的七個孩子專門建了一個農學堂。才開始安置那些災民。除了被護衛隊選中的十五歲以上的十多個孩子以外。其他的人一共有五十八戶,那些已經成了勞力的孩子有父母地跟著父母,沒有父母的各家領養。平均算下來每戶都有五六口人,因為十五歲以下的孩子算是全部“賣”給張春的蒙學堂了,蒙學堂包了這些孩子所有的用度。不包也不行,實際上所有人的吃穿用度全部是張春的。

這些災民被安排在了牛頭山,那裡單獨建立一個村子叫河南村。這些家庭真的一無所有,走都走不動了。如果張春不收留,他們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到了這裡,不僅能吃飽飯,還是一天三餐吃。孩子們能夠讀上書,因為南北門上都寫著蒙學堂三個字。而且真的有老師在認認真真地教書。

讓這些災民做夢也想不到的是,張春給每戶按照南張村的規矩分了土地,牛頭山的一千多畝水旱地總算是有人管理。

張志強也就是強子被派到河南村當村長,主要是按照南張村的建設經驗帶著大家修建自己的住所以及公共設施。

陳繼祖給派到河南村當了小老師,並挑了二十個健壯的小夥子成立的民兵隊,負責配合護衛隊擔任警戒和保衛的任務。

張春把牛頭山的山林交給了他們就約定他們除了種地以外,保護山林是第一位的,不得亂砍亂伐。每年窯口跟他們定一定數量的木炭,要上好的木炭,燒木炭的窯由窯口的師父指導建造。允許他們採集蘑菇和木耳這些山貨,也可以在山林裡種植草藥。山貨和草藥張家堡按照市價的七成收購。租子和南張村的佃農一樣的政策。

整個下半年,張春都在安置這些難民。同時充當孩子們的老師。張春的“聰慧”已經傳遍了雲龍鎮。袁芳已經教不了張春,反而很多東西還得張春來教。顧明也感到有些吃力,而且顧明還兼這雲龍鎮蒙學堂的校長。張鳳蘭和張揚氏就想著給張春再請一位先生。不過顧明說一般的先生也教不了,怕是要找留過洋的先生才行。顧明不能教,是因為他基本上算是一個軍人,而不是文人。

張鳳蘭就託吳思誠在漢口慢慢物色。張鳳蘭對於這個弟弟是驕傲的不行。很多事情就是從張鳳蘭嘴巴里面流傳出去。

張春的名聲漸大就與張鳳蘭的吹捧有關,當然張家堡自己辦蒙學堂和收留難民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第十六章 軍人是什麼

張家嶺的喋血終於讓人們感到了張春不僅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這孩子是真的會殺人,此時的張春已經不同於兩年前。如果說兩年前是被迫或者懵懂中殺人,而這次是主動命令殺人。這兩者有著明顯的區別。而且一殺就是數百人。

一般的家族自己也請了一些武師當護院,一些家丁也都裝備了武器。但是很少有一次性殺這麼多人的,就算是家族之間發生了嚴重的利益之爭,也多半是以武力相威脅,以談判而告終。就算是買通或者勾結土匪辦事,殺的也都是附屬的貧民,傷及本家族的人也很少。

當然土匪殺人,是不能算在大家族頭上的。

平時和張家嶺有些來往的吳家、楊家、劉家和袁家都派老人前來傳話,說小孩子殺孽過重,有違天和。特別是袁家也不再讓袁傳鑑再來張家嶺,反而派人來勸袁芳及早嫁人,免得在張家嶺帶小孩帶成了姑子。

顧明去袁家找老人去提親,畢竟袁芳已經沒有其他親戚了。

袁芳說:“我是我,我的路自己走,你找他們沒用。”

顧明知道袁芳的想法,但是還是依照的傳統的禮節,畢竟顧明自己家裡的老人也是要面子的。袁家也知道左右不了袁芳,收了顧明的禮,還加了一些添頭讓人給袁芳送了過來。

兩個人的關係也算是正式定了下來。只是顧明因為顧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