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商會為了利益成天爭吵不斷,有些商會組成了自衛隊,一發生矛盾就拉出來持槍對峙。黑社會盛行,經常有商戶被滅門。警察局形同虛設,根本不敢管,反而與商會勾結,大量的刑事案件不了了之。
宋子文沒有辦法,自己在南京組建武裝稅警總團,因此和蔣介石鬧起了矛盾。
但是蔣介石已經把宋子文沒有辦法,宋子文在財政部長期間任中央銀行總裁,強行統一了財政,雖然為國府帶來了鉅額的收益。但是也因此獲得了共濟會的支援。如果不是宋美齡在中間調停,兩個人都有那麼一點愛國思想在政府裡相互支援,恐怕會鬧得不可開交。
宋慶齡也勸宋美齡,要告誡蔣介石,說資源總有用完的時候,一旦資源枯竭,外資撤離,會產生極為可怕的後果。
但是這不是蔣介石和宋美齡能夠控制得了的。地方勢力和洋人勢力的結合,盤根錯節,引一發而動全身。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國統區的情況,現在成了學生們的反面典型。
第五十六章 軸心國的雛形
PS: 平安夜,大家平安,多吃一點蘋果啊,哈哈哈
江淮的問題只能是以不變應萬變,堅持基礎教育,才能從根本上轉變風氣。
不過一些江淮人觸及的商品在沿江和邊境地區需要憑戶口本和身份證明購買,並有登記,不允許走私進入國統區。要和國統區做生意可以,組建公司,透過工商管理部門審批後進行,不過這幾個商品的稅收都很高。
內地倒是不限制,但是內地買了你運不出來,因為車站會查。
之所以不去動國統區,就是江淮的治理現在都這麼困難。接收國統區了以後,必定是腥風血雨。現在西北問題牽涉太多,又多了朝鮮問題。武漢政府確實不想惹這麼大的麻煩。
朝鮮,學生們逐漸達到了十萬人之多。但是依舊是地廣人稀。一些山東人也自發地往朝鮮跑。差不多也過去了三四萬人。基本經濟系統已經形成。平壤到丹東到大連的交通被軍隊強行打通,並在進一步改造。鴨綠江上建起了一個軍用的鐵路橋。民用橋樑也開始建設。
人民革命軍在東部山區驅逐了朝鮮人民軍部隊,佔領元山港。不過元山港被日軍毀的非常徹底。北部的人民革命軍已經到了佔領了圖門和春化。與海參崴隔海相望。而東北政府的出海口徹底消失了。
日本對此非常緊張,海參崴的海陸空軍集結了重兵,晚上探照燈將江面和防線照得跟白天一樣。就是為了防止偷襲。
好在人民革命軍實在是給養跟不上,武漢政府的戰機暫時也照顧不到這裡。
日本也加緊了外東北移民的速度。
蘇聯為了奪回阿爾丹山原,正在集結重兵。日本只好和朝鮮人民軍簽訂和平協議,將朝鮮南部移交李東寧政府。但是允許日軍、僑民和願意跟隨日本的朝鮮人撤出朝鮮。
三月二十八日,朝鮮人民自治政府正式在漢城成立。在美國的李承晚回朝鮮。李承晚原名李承龍,自稱是韓國皇族,韓國臨時政府首任、首屆至第3屆總統。他認為要建立一個獨立的韓國,而不是中華民國朝鮮自治政府,併成立了朝鮮自由黨。
只是這個黨受美國支援太明顯。民眾支援率並不高。
但是不管是金九,還是李東寧都默許了李承晚在朝鮮南部的活動。也就是說,朝鮮的分離思想不死。
“讓他們鬧,我們還正找不到理由打他呢。”
周榮回武漢彙報時,毛石山、白崇禧笑著說。
濟州島和威海,成了東海艦隊的主要基地。驅逐艦達到了六艘,潛艇達到了三艘。再加上補給艦。登陸艦和醫療艦。現在只能連雲港的直升機航母和旅順港的大型航母以形成完整的作戰能力。
而連雲港的四艘驅逐艦和一艘最新式的潛艇移到了琉球的那霸。
李之龍親自到了那霸,準備籌建中國太平洋艦隊。
武漢政府雖然多次聲稱大隅諸島是屬於琉球省。但是實際上也是說說而已。大隅群島對於日本地位特殊。日本海軍和陸軍還是有一部分守備力量守在那裡。只是對於中國漁船和海監船這種打上門的舉動不做反應而已。
不過,隨著海軍的日漸強大,日本在海上基本沒有了回手之力。日本的造艦計劃也只是針對日本海的防守而已。
也就在此時,中央政府海軍部長陳紹寬率領中山艦和另外一隻軍艦到訪那霸,因為美國的航空母艦遲遲不能交貨,武漢政府的一艘輕型航空母艦據說就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