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寬急了。
那霸,陳紹寬和李之龍主要對琉球和臺灣的聯合防禦進行了會談,並試探著說了幫忙建造航空母艦和海軍學院相互交流的可行性。
不過陳紹寬回去後就被國民黨以通共的名義進行了留黨察看的處分。倒是沒有要他辭去海軍部長的職務,只是讓他去英國考察海軍裝備好商談請英國幫忙建造航母。
這實際上是蔣介石打擊福建勢力的一個手段。同樣是與武漢政府合作,宋子文都不知道跑了多少次了。
而中國海軍對日本九州島採取了壓迫的態勢。日本海軍縮回了群島之內,日本也做好了於中國進行逐島爭奪戰的準備。包括大隅諸島。
四月,日蘇之間在勒拿河流域的爭奪日趨激烈,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和裝備。
外貝加爾鐵路在戰火中艱難地延伸到了伊萬諾夫斯基。但是由於中國拒絕將赤城交還蘇聯,並且扼守興安山脈。蘇軍一直無法對日軍的後方發起攻擊。日軍每每利用外興安嶺發起反擊,奪回失地。蘇軍只能眼看著自己的裝甲部隊被日本給拖死。
無奈之下只好以勒拿河及其支流為邊界開始構築防禦攻勢,朱可夫也是狠人,我過不了外興安嶺,我也不讓你在阿爾丹好過,利用裝甲兵的突擊優勢。快速騷擾日軍後,快速撤回。
直到日軍在前沿陣地利用人數多的優勢挖掘了大量的壕溝和反坦克工事,雙方的戰線才穩定住。誰也奈何不了誰。
這種來來回回的拉鋸戰在五月份,停下了。因為勒拿河流域開始化凍,道路泥濘不堪。蘇軍的裝甲兵優勢化為烏有。日軍試探著這攻擊蘇軍的防禦,但是蘇軍把坦克當成了現成的堡壘。大量的日軍喪生在密集的火炮和蘇軍的反擊之下。
最後演變成了蘇日有一天,沒一天的炮戰。
蘇聯也不得不停止了東方的攻勢。因為德國公然違反凡爾賽條約進駐萊茵蘭。而法國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做出反應。德國不修正了兵役法等等法律,實際上推翻了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種種限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喪失了長期保持的海上霸權,在美國的夾擊下,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國經濟長期停滯不前,1929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又給它以沉重打擊。英國不敢此時挑起戰爭,只想取得英德和解,挽救經濟並保住既得利益。
法國就更加慘一點,他們認為自己一個國家在此時與德國開戰,法國本來就脆弱不敢的經濟就會崩潰,凡爾賽條約是英法等各國的利益,不應該讓法國一個國家來承擔維護的責任。所以法國做出了絕不一個國家單獨行動的決定。
德國向英國透露了德國可以用萊茵蘭來做英德關係交換的資訊。所以當法國外長詢問英國的態度時,得到是法國要先拿出自己的態度。但法國不敢行動。
隨後英國和德國達成妥協,只要保證財團的利益,沒有什麼是不能出賣的。當法國突出對德國進行制裁時,英國反對採取制裁措施,首相鮑爾溫對法國外長說法國的政策“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引起戰爭,我也無權使英國為之承擔義務”。
德國的這次軍事外交的冒險行為,由於英法的綏靖政策而取得了成功,當確定英法各國不會採取有效的聯合行動後。希特勒開始以法國和蘇聯簽訂“蘇法經濟合作條約”,將使德國的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為由,大規模擴軍。並對蘇聯做出了進攻的態勢。
其實這是外強中乾的恐嚇行動,英法竊喜,以為禍水可以東引。而蘇聯以為英法默許德國對蘇聯進攻。德國和義大利、日本才柏林協商成立一個以**產國際的同盟。
蘇聯因為標誌著**制度的憲法剛剛透過,就遇到了國際一致圍攻而異常緊張。
朱可夫將軍親自到庫倫詢問馮玉祥和鹿鍾麟**的態度。
馮玉祥代表武漢政府說:“屬於中國的領土,中國一寸都不能丟。不屬於中國的領土,中國一寸都不會要。只要蘇聯不再做出違反約定的事情,中蘇友好協定就繼續有效。興安山和大興安嶺以南是中蘇友好協定協商的結果,中國會想辦法拿回自己的領土。”
朱可夫問**是否能夠派兵與蘇聯紅軍聯合作戰時。
馮玉祥說:“人民革命軍是一個地方軍隊,而且中間還隔著東北地方政府,中國中央政府不對日宣戰,採取聯合行動,人民革命軍就不會做出有違國內和平的事宜。但是**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對日作戰,因為武漢政府對日宣戰的宣言繼續有效。”
第五十七章 大隅島日軍的消失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