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3 / 4)

小說:農業中華 作者:月寒

“為什麼不對海軍下手,海軍是高度消耗財力物力的軍種。上海之戰日本海軍已經損失不小,現在窩在日本海。那他就乾脆別出來了。”毛石山笑得很不屑:“一艘戰艦,就夠他們受的,如果不改變策略,耗都能把日本耗死。”

“他們不造艦船,就只能造飛機和坦克大炮,只能在遠東擴張。有東北自治政府在中間隔著,日本不便於動我們,我們也不能在陸地上打他。日本只能動遠東的心思。你們這是要把日本逼上絕路啊。”張國燾恍然大悟。

第三十六章 單兵裝備

蘇聯在全力搶修外貝加爾鐵路,和公路,冬天都沒停過。現在凍土層融化,早該停下來了,但是沒有。這讓張自忠也不得不佩服。蘇聯和美國達成協議,在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擴建貿易港口,新設立了馬加丹市。以巨大的代價建設造船廠,三艘戰列艦,兩艘驅逐艦,兩艘補給艦,未知數量的潛艇組成艦隊遠渡重洋到達了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重建太平洋艦隊。

蘇聯海軍在千島群島和鄂霍次克海總算與日本形成了相持局面,而不是時常被日軍艦隊騷擾。

蘇軍也曾經派裝甲部隊進入中俄邊境緩衝區和薩彥嶺,但是加侖將軍再次受到了重創,剛調入薩彥嶺的賀龍突然出現在了重兵防守的堪斯克。這很明確地告訴你,你打我可以,但是你也擋不住我的攻擊。中國人不會進行防守作戰,只會攻擊作戰。

因為這次衝突,中蘇貿易暫停。加侖將軍只好在緩衝區蘇方一側構築由壕溝,碉堡等支撐的防線。脆弱的交通線,稀少的人口,讓遠東的防線如篩子一樣到處是漏洞。估計加侖將軍終此一生也只能補這個漏洞了,

而中國一方,持續地增加邊境人口,薩彥嶺以前就沒有多少人,現在似乎到處都是中國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只有開春後才在這裡放牧。現在也可以,但是草場多了管理的軍隊。他們會很禮貌地告訴你可不可以進去放牧,能進入放牧的牛羊是多少。不要有太多人聚集到一起。因為這會被神槍手們當成可能出現的哥薩克騎兵而被射殺。

隨著薩滿教偷偷的復興,這種相信萬物皆有靈,萬物皆有神的教派逐漸在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唐努烏梁海人、雅庫特人中間傳播。很多人相信幽靈一樣的中國人是森林之子。大地之子。

因為中國人會養育森林和草場。在這些人看來已經非常完美的森林湖泊和草場,在中國人眼裡是不夠的。他們還在森林裡面播種種樹,開墾農田。在草甸上有水的地方種樹,在草原上搏殺草種。

他們和森林與草原上的動物是朋友。不允許隨便打獵,並規定了禁止狩獵的時間。

稻香園。

新民紡織研究所送來了一款布料,中間有一層用兔子絨毛紡織成了絨線,雖然纖細。但是經過複雜的紡織工藝編制在一起。這種不算厚的布料能夠阻止人體熱量的散發。用來給戰士們縫製保暖內衣,用以替代冬天的大棉襖。

只是這種布料太昂貴了,生產這種絨毛的兔子數量並不多。畜牧廳正在解決這些問題。看似肯定老百姓用不上,能滿足北方軍隊的冬衣就不錯了。

戰士們對棉襖的笨重意見很大,因為這使他們在與猛獸們的搏鬥中處於下風。行軍和戰術動作的質量也下降了。

給張春送來,是因為麗質要來給肚子裡的孩子做冬天的衣服用的。

張春覺得麗質的智力也下降了。小孩子出生在九、十月份。麗質就準備冬天穿的衣服,知道做多大嗎?

好吧,不能打擊要做媽媽的女人們的積極性。

綠源的軍械研究所沒有停止對於單兵武器裝備研究。只是彈藥所轉移到銀川去了。除了保暖內衣,防刺的內衣和外套。能夠有助於奔跑,柔軟但是又不失耐用性的鞋子幾乎都是採用的複雜的網路結構,填充物,耐磨化合物處理,工藝複雜得要命。

但是中國人。好像不怕什麼複雜。

同樣的結構,其實是從魚鱗。一些動物的鱗甲上取得的靈感。他們準備研製防彈的頭盔和防彈衣。他們可不會按照銅盔鋼甲的理論來設計,而是利用損失來換取空間的理論基礎上進行研製。他們在防刺背心的研究時,就能夠把刺擊的力量用過纖維擴散到整件衣服。張春夫婦穿的布料就是麗質親手參與編織的,採用了類似的結構。

多重結構意味著它能夠採用多重阻隔手段。化工研究院就研究出了一種受到猛烈打擊時會瞬間膨脹的高分子化合物,用這種化合物浸製的織物,在平時穿著沒什麼。但是被子彈擊中時就會變成鎧甲。

化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