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2 / 4)

清兵不能抵禦,於是大敗。趙景賢知軍不能挽回,又恐銅陵有失,沒奈何乃回銅陵扼守;李元度大敗而退;周鳳山一軍卻望石埭奔來,志在與王珍等合兵,不想賴漢英、陳得風兩路人馬,已攻下石埭,王珍已死於亂軍之中。除死亡之外,餘軍非降即竄。周鳳山聽得,更不敢赴石埭,乃引敗殘人馬,急奔池州暫駐。

卷: 李秀成既獲勝仗,料知敵軍必有一路回守銅陵,故當兩軍未戰之時,先分數百人,皆不用武裝,乘敵兵由城調出時,即乘勢混入銅陵城中。此時既已得勝,知趙景賢回城駐守,乃併力圍攻銅陵。令先鋒陳其芒,自引本部先追李元度,以斷銅陵救應,自己卻率全軍,專力於銅陵一城。

卷: 那時趙景賢在城中,知秀成必來攻城,只得鼓勵三軍死守。並傳令道:“銅陵城池雖小,卻有可以固守之處。且銅陵為皖南要衝,此處若失,是皖南全境皆休矣。今幸糧食尚多,固不患絕糧。況李元度、周鳳山,既已敗去,必然催取救兵,亦可無被困之虞。望諸君努力守禦,趙某斷不忍負諸君也!”正說話間,城外已呼地震天,李秀成已引大隊攻城,將銅陵四面圍得鐵桶相似。趙景賢正指揮軍士防守,忽報北門火起,趙景賢大驚,深恐城中有敵人內應,只令三軍不要驚慌。不想沒一刻時間,已紛報火起。趙景賢已知不妙,急傳令不要救火,只先拿奸細。突見東路上火光更烈,居民紛紛逃走,原來東城已陷。因自城中報道四處起火之後,趙景賢分遣兵搜拿奸細。李秀成乘其守力一緩,即令銳卒五百人撲近城垣,用藥炸陷數十丈,遂攻破東城,率兵大隊擁入。自東城陷後,守卒皆慌忙失措;甫門亦被賴文鴻攻下,都一齊擁進城來。趙景賢自知不免,乃率親兵望西門而逃。不知李秀成自攻破銅陵而後,已將人馬遍繞四門,故趙景賢奔至西門時,已有敵兵大隊攔住,為首的大將:乃先鋒賴文鴻也!趙景賢不敢前進,拔轉馬頭,再向北門奔來。又被李秀成部將汪安均殺了一陣,所有親兵,非降則死。趙景賢單人匹馬,轉望南路而來,乃見一隊人馬,一字兒攔住去路:為首大將正是李秀成。趙景賢至此,走頭無路,正欲拔劍自刎,李秀成已率人馬上前,一傭圍定,把趙景賢拿下來。李秀成見捉了趙景賢,諸事已了,立令三軍將城中餘火救滅,再令發款賑恤被難諸家。先將趙景賢送至一處,令護卒看守,以優禮相待。徐把軍馬安頓停妥,然後請趙景賢至帳中,秀成一見,即下階相迎,待以客禮。趙景賢道“敗軍之將,何勞優待?”李秀成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弟仰幕大名久矣!”說罷便力勸趙景賢投降。趙景賢不允,並道:“弟久知忠王大名,今日幸得相見,然使李元度肯聽我言,恐亦未必能與忠王相見也!吾意欲緊守銅陵城;另以一軍力城外犄角,守險不守地,以待曾國藩救兵。然後東連都興阿,北告勝保,一以大軍撼金陵,一以大軍躡忠王之後,忠王豈能遽勝乎?惜李元度自恃才能,以致於此。今既被捕,只求速殺可也!趙某非不砍與忠王共事,然忠臣不事二主。若畏死求榮,某不為也。”李秀成聽得,大為歎服。並道:“某生平並不好殺。今為吾敵者,不止足下一人,即殺一足下,於敵何損?於我何益?君既不降,吾當縱足下回國矣!”遂命置酒款待趙景賢。

卷: 席間縱談世事:趙景賢先謝不殺之恩,再說道:“弟於再生之身,出於忠王所賜,論情本該圖報,論理則兩為敵國。尚不知如何而後可以言報也!”李秀成道:“吾豈望報者乎?若必望報,吾何為釋君;然君亦幸而獲釋耳!如易地而觀,設不幸而吾為貴國所擒,尚能如今日樽酒晤對,賓主歡飲乎?”

卷: 李秀成說罷大笑。趙景賢聽了,不勝感動,為之揮淚不止。複道:“忠王固人傑,惜我所處之地位,無可報德。然此次被釋,而後若再蒙國家赦宥,從事於疆場,吾固非忠王敵,亦誓不與忠王交鋒矣!”李秀成聽得,惟頷首而笑。趙景賢又道:“既蒙不殺,不知於何時始允放回?”李秀成道:“惟君所欲。戎馬倉皇,兩皆不暇,無論何時,皆任君回去,吾亦當派人護君出境也!”趙景賢道:“若此,吾當即行矣!誠如忠王所言:戎馬倉皇,未得長侍左右,深以為憾!”李秀成遜謝一回,乃令左右準備,明早送趙觀察出境,未幾終席,李秀成更邀趙景賢至寓縱談一夜。

卷: 次早趙景賢急欲回去,李秀成已準備夫馬護送。更派親兵二十五人,持忠王令箭,到處放行。李秀成乃親攜趙景賢之手,送至營外,趙景賢力請秀成不必遠送,秀成不從,直攜手同行,親送一程,又一程。趙景賢力止之,李秀成乃止步,謂趙景賢道:“君才過於李元度輩多矣!惜君屈為道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