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部分(2 / 4)

,從這裡到省路程要短很多,雖然向東、向北都多是叢林莽莽,而且現在又臨近雨季,路滑難行,但是路途的縮短,會讓軍隊減少很大的傷亡。”

戴安瀾眨著眼睛,盯了吳銘一會兒,開懷一笑,伸手拍著吳銘地肩膀,“德華兄弟,我從你地話裡聽出了一些道理,也知道了自己的缺點,確實是受益良多呀!”

“我沒說什麼呀?”吳銘有些愕然,“只是自己一點不成熟的看法,戴兄不是在挖苦我吧?”

“多心了不是。”戴安瀾抓著吳銘地手臂重新坐了下來,“一將功成萬骨枯,我,包括很多國軍將領都太注重自己的名聲了,只求打勝、揚名,從來不象德華老弟這般將士兵的生命和傷亡看得如此之重。你剛才所說的,都是時時把弟兄們掛在嘴邊,想在心裡,這一點,著實讓我心裡愧得慌啊!”

“呵呵,原來是這樣啊!”吳銘這才明白過來,輕輕一笑,“戴兄過謙了,我只是想著那些士兵都是背井離鄉,來到這域外,為國為民而戰,能多帶回去一些便多帶回去一些,試問,都是有家有親人的,誰想埋骨它鄉呢!”

“不錯,說得很好。”戴安瀾讚賞地說道:“你說得很符合西方的價值觀念,也就是在中國,以貧弱之姿奮起抵抗,才一直用人命來跟日本鬼子血戰,這打來打去的,將領們便習慣了、麻木了,如今,老弟給我上了很好的一課呀!”

“戴兄,看來我是不能在這裡休息了。”吳銘略有些遺憾地說道:“我準備將別動隊的人員分出一部分,隨著戴兄行動,他們比200師的弟兄們更熟悉叢林,萬一戰事不遂,也能對戴兄有所幫助,還望戴兄不要嫌充。”

“我是求之不得呀!”戴安瀾抓住吳銘的手,使勁握了握,“德華老弟,真是太感謝了。”

在真實的歷史發展中,遠征軍失敗後,戴安瀾分別得到了林蔚和杜聿明的急電,林蔚的電報令200退到景東,歸甘麗初節制;而杜聿明卻令他向北突圍,到卡薩歸建。戴安瀾由於恪守自己直屬杜長官的命令,捨近求遠,錯誤地決定北上尋找第5歸建。200師6200名官兵穿過原始森林,歷盡艱難險阻,行抵細保到抹谷公路西南側森林中,正準備越過公路時,突遭到擁有裝甲車的大批日軍伏擊。在敵我混戰中,戴安瀾不幸身受重傷,由於醫藥缺乏,傷口嚴重感染,當部隊轉移到瑞麗江畔茅邦村時,戴安瀾將軍為國家流盡了最後一滴熱血。

但是現在由於吳銘的開導,再加上在時間上已經有了小小的偏差,戴安瀾和其所部的命運在此時發生小小的改變。

萬里旌旗耀眼開,王師出境島夷摧。

揚鞭遙指花如許,諸葛前身今又來。

策馬奔車走八荒,遠征功業邁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長弓射夕陽。

吳銘站在路邊,藉著西沉夕陽的餘輝,目送戴安瀾的汽車慢慢消失在遠方,卻仍凝神注視戴安瀾的去向,默然無語,直到部下來催他,他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吳銘輕輕念著戴安瀾賦的《七絕?遠征》,率領著別動隊再次踏上了征程。

第三卷 不慚世上英,意氣紫霓生 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

於遠征軍指揮部一連串錯誤的判斷和指揮,緬甸戰局繼續惡化。日軍主力在曼德勒方向按兵不動,另一路日軍則乘汽車奔襲,陷雷列姆、旁克吐,佔南滄、西保,攻取了遠征軍的後勤基地臘戍,切斷了緬公路。而後日軍連下八莫、密支那,徹底隔絕中國遠征軍退回國內的通路。

而中國遠征軍在撤兵關鍵時刻,卻將大部分兵力屯駐於曼德勒附近,進退不定,自動放棄了向緬北地區轉移的寶貴時間。

陷入了窮途末路窘困境的遠征軍長官部終於下達撤退命令,令集中在曼德勒的各部隊後撤。然面由於命令既未明確各部撤退路線,也未指明相互協同的行動計劃,各部撤退實際是各自為政,最終不可避免地演變成了大潰退。

野人山,位於中緬印接壤地帶,綿延千里,縱深200公里,高度平均在2600米以上。山上喬木遮天,藤草迷漫,終年不見天日,猛獸成群,毒蛇、蚊、螞蝗遍地。

“就是死,也要爬到祖國的土地上去死!”無數國軍士兵稟持著這個信念,拖著疲憊的身軀艱難地跋涉在這綠色的魔窟之中。

滿山遍野都是逃生的散兵遊勇,他們跌跌撞撞,勉力支撐著自己越來越重的身體,不知道什麼時候便會一頭栽倒在地再也爬不起來。

在狼狽不堪的潰兵潮中,有一支五、六十人的隊伍卻保持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