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是否會毀掉中國多年來向全球化靠攏的努力,現在都很難預料。問題是當前社會對於這一前景幾乎還全然無知,很多人甚至對什麼是“二元結構”毫無概念,對於不平等的身份待遇也毫無意識。因此,此書的出版在一定意義上講,是給社會提個醒: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使某些社會群體獲得更多的牟利機會,更多的福利待遇,而另一部分國民卻陷入制度性的貧困。

發展需要在公平和公正的原則下進行,否則,發展就成了貧富差別的代名詞。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城鄉居民兩種身份待遇到今天已看出它明顯的不平等性。以犧牲農民為代價的發展戰略已經走到了盡頭,以GDP為目標的發展追求也顯然走到了盡頭。如果僅是在沿海地區建起一片漂亮的摩天大樓,內地鄉村始終保留著一大批與發達無緣的農民,那麼這種鋼筋水泥加滑鼠式的現代化就是一種畸形的現代化,殘缺的現代化。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在部隊行軍的時候,走在前面人要壓住步伐,否則後面的部隊就要趕不上趟,甚至掉隊。一個好的指揮員,行軍時總要瞻前顧後,總是提醒前邊的部隊慢點走,招呼後邊的人跟上。為什麼前邊的人要照顧後面的人呢?因為部隊在排隊時,總要把個頭高的人排在前面。個高的人腿長,走起路來一般比個矮的人要快,所以行軍時前邊的人要壓住步伐。我對這一現象深有體會。因為當年在9637部隊當兵時,排隊總站在連隊前頭,行軍時連長總是提醒我要壓住步子走。

現在是我們整個國家都在行軍前進,這支隊伍中的人有高有矮,走在前面的人如果不照顧後面,整個部隊就有脫節的可能。為了避免我們中華民族這支隊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脫節和掉隊,我寫下了這本書。即使有些話說得過重了,也希望大家原諒和理解。

坦率地說,國民待遇的內容要談得太多了,生活中具體的待遇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接觸。我這本書所寫出的內容只能是掛一漏萬。待遇問題牽扯到法律、倫理、政策規定和風俗習慣,需要眾多的官員、學者、法官和民眾來共同解決。這本書之所以叫《國民待遇啟示錄》,就是讓人們自己去思索。重要的是提出問題,給人們一個思路,問題提出來才能去想辦法解決。有一點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此書中所說的國民待遇與WTO檔案裡的國民待遇有所不同。這裡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引申的概念。希望專家們不要跟我摳字眼。

一個社會進步的標誌不僅僅在於物質富足了多少,還要看人際關係和國民待遇改善和文明瞭多少。中國今天在經濟建設上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但是,制度的建設和觀念的更新要跟上。這就是我在緊盯經濟執行之餘抽出時間寫這本書的原因。

在這裡應當感謝的是一些朋友對此書寫作的幫助,文化界學者丁東先生在這本書出版的全過程中自始至終給予了幫助。出版界的學者姚本星先生對本書內容的興趣激發了我寫作的動力。當然還有我的家人,如果沒有她們的關心和幫助,就不會有這本書的出版。

最後,希望大家耐著性子看下去,直到看完為止。希望大家喜歡這本書,當然也希望人們多做批評和參與討論。因為,這個話題可不是我一個人能說得清楚的。

2001年8月3日,於北京西城區溫家街2號,

——————

第一章:論待遇

待遇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

最近有一個學者心裡很不痛快。有一天他被請到某電視臺製作節目,但當節目播出時,發現自己被刪掉了。於是,打電話去詢問,原來是由於自己的身份改變了,從原來中央級的國有單位調到了一家民辦單位。在這家電視臺負責審批節目的領導看來,民營單位的人似乎不夠登大雅之堂的資格,便將人家的鏡頭給刪掉了。

這件事使這位學者在人格上有深受侮辱之感。入世在即,都什麼時候了,有人居然還在搞身份歧視和所有制歧視。這種觀念和意識不破除,中國無平等可言。因此,國民待遇問題非要解決不可,否則就沒有公平競爭,一個社會就沒有公平。但是在中國,要想統一國民待遇,並非是件容易的事。因為當人們對待遇問題還沒有完全認識的情況下,統一國民待遇只能是一句空話。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世界人權宣言》開頭的這句話,所反映的實際上是人們在物質和精神生活中所應享受的一種待遇。它是國際社會規定的一種人權,也是世界上每個國家的公民應當追求的一種待遇。但說歸說,做歸做。由於各國曆史發展各不相同,今天在對宣言內容的實踐上表現各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