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慰道:“公忠心耿耿,率領仁義之士與殘暴敵軍相戰,曹兵勢大氣兇,張遼、楊修皆為足智多謀之士,雖然戰敗非公之過。”依然重用審配,讓他負責糧草諸事,審配為其感動,竭力相助。
曹操引時審時奪勢,見徐州大軍敗局已定,命令曹彰所部乘機退兵,棄去下邳,從小路返回濮陽。曹彰接到軍令後,與程昱等人商議,程昱道:“管亥諸將,全軍覆滅,然而下邳之圍已解。今大路遭到金旋重兵隔斷,崎嶇小路大軍難行,倘若金旋派一上將埋伏於半途,我軍必會全軍覆滅。不若繞過都陽,佯攻北海。袁譚不知我軍虛實,必然不敢出城接戰。然後兵擊樂陵,樂陵守軍兵少,必不是我軍對手。樂陵距上書使張遼率兵攻平原,以做接應。則吾軍立為攻河北之軍也,樂陵是平原與南皮交通要道,袁尚必遣重兵往救,則平原可下也。平原既下,吾軍之危可解也。”荀攸也稱妙計。
曹彰使人間小路報許都,曹操見書,嘆曰:“程昱之才,不下於郭嘉也,惜未付於重兵。”命張遼率所部軍攻打平原,策應曹彰所部。見金旋汝南駐軍兵少,撤譙城守軍三萬赴定陶助曹休。
曹彰棄守下邳,時周瑜未歸,金旋命龐德率所部兵入城安民,助守下邳,又遣程普率所部軍巡下邳各州縣。金旋以程昱使二萬軍襲吳城,解下邳之圍,服其膽略。又探知曹彰納程昱之計,率軍走北海撤回,大讚其膽識過人。
曹彰軍往攻北海,大出袁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