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立新王之事。中國兵馬平定北胡,士兵全部屠殺,壯丁全部隨軍,諸位不能同心協力,吐蕃必步北胡後塵也。何去何從,請諸位定奪。”
五大部落首領看完此書,聚會商議,議論半天,發現吐蕃國內論起軍事指揮能力,確實沒有勝過松贊之人,因此決定暫緩另立新王,等中國兵馬退兵以後,再行商議。
松贊雖然重得五大部落支援,因為另立新王一事,松贊與五大部落已經心有芥蒂,因此調兵遣將之時,還是不能做到得心應手。五大部落亦各有私心,都想儲存部落實力,因此吐蕃合國兵力雖然不少,但是可調兵馬卻是捉襟見襯。
中國四路大軍此時勢如破竹,迅速往吐蕃內地殺來。甘寧部下七萬苗兵雖然在草原、守城戰中比不上中國士兵,但是苗疆與吐蕃環境、高度有許多相似之處,體質很快就能適應吐蕃的地理環境。苗兵自從跟隨甘寧出征以來,經歷過北胡誘敵戰、安定保衛戰後,整體戰鬥修養明顯提高。苗將段飛虎、段達自從上次請教朱恆後,又去長安軍校做過短期培訓,水平大大提高。將領能力的提升,間接也提高了苗軍整體戰鬥力,因此甘寧部所經之處,連戰連勝,行軍速度最快。
張飛、太史慈、關羽三路兵馬,雖然部下戰鬥素養優於苗軍,因為不適高原環境,許多士兵雖然體檢合格,深入幾百裡,都需要體養適應幾日,戰況雖然順利,但是行軍里程卻遠遠落於甘寧部之後。
臨近中國邊境的吐蕃部落多為小部落,因此一戰即潰,根本無阻擋之力。這些小部落糧草頗豐,因此四路兵馬奪取這些糧草後,基本能夠解決自供自給,給後方供給大大減緩了壓力。
甘寧部兵鋒所指,已經到達帕那部落。帕那族長聚集手下勇士,共有六萬精兵。吐蕃諸部落聚集之地,尚且不如中國一個縣城,因此並無城牆等作為依託。帕那族長統領部下勇士,與甘寧部展開大戰。
第一百七十九回 高原魔王(三)
兩軍擺設戰陣,甘寧部無論是兵力、裝備、騎兵比例上明顯佔有上風,接戰不到一個時辰,帕那士兵開始支援不住,陣形漸漸疏散。帕那族長見勢不妙,吹起牛角號,命令部兵退入寨內。
甘寧久經沙場,焉能捉不住戰機?精騎如箭矢一般,緊緊尾隨敗軍之後,衝入寨中。帕那族長見勢不妙,棄了寨中老幼,集結敗軍往吐蕃王城逃去。
甘寧此戰大勝,斬殺敵軍首級一萬五千餘首,俘獲糧草無數,苗族士兵更是喜笑顏開,信心十足,再無往昔剛剛歸順中國的狀態,尤如脫胎換骨一般。
松贊見各地敗訊紛紛傳來,知道若是不能將諸部落兵馬聚齊,與中國軍隊儘早決戰,將會被中國軍隊逐一殲滅。命令各部落皆棄去本寨,護送錢糧聚集王城,欲借優勢兵力,重點進攻甘寧部。
此時五大部落已經接到帕那族長手書,知道此時若是各自為戰,吐蕃必然遭受滅頂之災,因此按照松贊命令,棄去部落大寨,統領重兵押解本部錢糧趕往王城。
關羽聽聞各路大軍前進順利,基本沒有敵對兵馬,已經猜出松贊用意,命令甘寧部不要急於行軍,往北迂迴作戰,與中軍靠攏。同時命令張飛、太史慈兩路兵馬也往中間靠攏,匯合成一路大軍,同時進擊吐蕃王城。
各部落押解錢糧行軍,未免行軍緩慢,到達王城集合之時,甘寧部早已北行幾百裡,與關羽中軍合兵。此時太史慈、張飛兩部兵馬也同時南移,距離關羽大軍只有三五十里路程。
中國國內有一支秘密隊伍,類似如今安全部,以前為江蘇文建立,如今已經更換數人,早已從單純的國內間諜,升格為國際間諜。吐蕃國中也有中國間諜安插在內,此時早已透過秘密渠道,將松讚的軍事計劃及各部落與松讚的關係透露出來。
關羽領兵進入吐蕃之後,正為此國地廣人稀,細作不易探聽軍情發愁,此時得到如此多的重要情報,不由欣喜萬分,當下與姜維細細商議戰略戰術,召集各軍將領,安排下一步作戰任務。
吐蕃王城內聚集合國兵馬錢糧,因此在王城下與吐蕃決戰,變得有些艱難。因此關羽讓大軍駐紮在王城以東百里的一座小城中,暫時停止行軍,讓甘軍部分成幾路兵馬,劫掠附近部落糧草,用以充為軍用。
附近諸部落因為壯丁大都隨軍趕往王城,甘寧部下士兵一到,各部落沒有還手之力,少數壯丁出戰,皆為甘寧部殺死,所有錢糧被甘寧部下搶奪乾淨。因為部落錢糧都聚在王城,部落中留存的錢糧都是老小口糧,如今口糧被奪,各部落老小無以為生,紛紛逃去王城。
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