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旋立即召集諸葛亮、龐統等入宮議事,商議如何應對東倭水師。諸葛亮道:“夷州水師有周瑜、陸遜兩人坐鎮,防守必然不成問題,但是我國海岸漫長,防守區域眾多,若是東倭突其不意,攻打我國沿海邊郡,我軍必然疲於應付,國家損耗必眾。我認為應當集結合國兵力,在夷州集訓,在其國水師練成之前,統領大軍與其決戰海上,定要一戰將其殲滅。否則,時日一拖,後患無窮。”
龐統亦附合諸葛亮之言,道:“元帥之言極是,如今我國北胡、西域、吐蕃、苗疆皆平,西邊之國與我國極遠,其勢力也不足遠攻我國;北方已到極北之界;西南方有大山阻隔,東南方安南國百姓不習我國氣候,其國兵馬向來未曾北上,只有東倭為我國最大威脅,我同意集合國之力一舉殲之。”
金旋聞聽兩人皆說如此,下定決心,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定要全殲東倭主力,與諸葛亮等商議分派各路兵馬。命令各內郡兵馬使,留下副將統領兩萬兵馬駐守原防地,其餘兵馬皆隨主將在北海會齊。甘寧、馬超、姜維三路大軍全部兵力趕赴夷州,由周瑜統一訓練,待到兵馬適應海戰之日,大軍殺往東倭,無論多大代價,都要一戰而平。
命令下達後,各軍紛紛就位,諸葛亮移元帥府於北海,就近指揮沿海兵力,防備東倭軍隊從海上登陸。黃忠統領兵馬四萬,關索統領兵馬三萬駐守北海;關羽、周泰各自統領兵馬三萬,駐守襄平;魏延、關平各自統領兵馬三萬,駐守下邳;太史慈、張飛各自統領兵馬三萬,駐守吳城。諸葛亮又調趙雲統領本部兵馬兩萬,高麗路主將高順統領本部兵兩萬巡視高麗各郡沿海地區,又動員民兵若干,一齊參與東線防守。
金旋御駕親征,帶領關興、張苞兩將統領虎衛營兩萬到達夷州,在夷州等沿海邊防重地增設火炮,整體提升夷州城池防禦能力。
金旋到達夷州之時,馬超部、甘寧部、姜維部已經到達夷州,金旋改編諸路大軍,任命周瑜為徵東軍主帥,馬超、甘寧、姜維為副帥,賈詡為軍師,以原馬超部、姜維部三十萬大軍為中軍,每位副元帥各自統領十萬兵馬,下設八路大軍,每路五萬人馬,龐德、嚴顏、張合、李嚴、程普、馬岱、全琮、韓當為將軍,各領一路大軍。
陸遜此時亦在夷州,擔任外事司職責,金旋委任其兼任後勤諸項事務,調整全軍糧草、船隻、器械等事務。
因為金旋對東倭之戰特別重視,因此讓安全部門加大間諜的安插,蒐集東倭國內諸項情報。大軍在夷州集訓三個月後,東倭國內情況也陸續匯總起來,金旋召集眾將議事,商議出兵東倭的細節。
周瑜道:“東倭共有四島,新王登基後,從南到北,四島更名為東高島、東山島、東流島、東水島,四島中以東山島最大,東倭王都建於此地。東高島因為臨近夷州,東倭重兵部部署在此地,共有兵力三十萬,其次為東山島,兵力二十萬,其餘東流、東水兩島駐兵較少,每島不足五萬士兵。其國國民雖少,但是沿用先秦風氣,好兵尚武,民風剽悍,全民皆兵,戰鬥力不弱。南宮復奪位以後,大力改建東倭戰船,改善士兵兵器裝備,訓練兵馬,戰鬥力提升極快。合國兵力雖然不足六十萬,但是東倭兵與北胡等兵馬不同,善於水戰和山地作戰,因此諸將與其交手,勿要輕敵。我建議此事應該先避實就虛,攻佔其防守力量薄弱的東流島為基地,然後北攻東水島,繼而攻打其王都所在之島東山島,東高島兵力最多,則留到最後進攻。”
各將見周瑜介紹東倭情況時,神態凝重,料知此戰必然不會輕鬆,全部凝神靜聽。金旋環視各將一眼,補充道:“與東倭作戰,應該做好各種準備,東倭四島連線,皆以船隻為工具,若是船口被焚,等於騎兵無馬。因此,此次作戰,防守應以保船為要,進攻也以毀船為主。東倭民風強悍,各將勿起憐憫之心,盡殺其男丁,以防其國死灰重燃。此次東倭作戰,切勿招降士兵。”
眾將齊聲呼“喏”,然後根據周瑜指示,做好戰前的各項準備,並首次使用研究院新研究的訊號彈和孔明燈交流資訊。因為此戰關係重大,所以金旋將國內最先進的武器皆裝備在徵東軍中軍。
此時已到五月,正是用兵之時,各將遵循將令,一齊出海趕赴東倭。此時東倭也探聽到中國兵馬訊息,在中國水師進攻東流島的同時,東高島駐軍分兵十五萬,攻打防守薄弱的夷州島。
夷州島守軍除了虎衛營兩萬以外,只有守備五千兵馬和兩萬餘民兵,對於數倍於己的東倭軍隊,金旋絲毫未打退堂鼓,激勵士兵,沉著應戰,一定將敵軍趕回東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