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2 / 4)

小說:穿越三國之黃梁三國 作者:

為漢族精兵,能征善戰,若是調其軍北上,前來合兵,則我軍實力大增。周瑜部攻克越陽郡後,其部下多為東倭降兵,不適於陸上決戰,可以奔赴仰義城下牽制城中守軍。我建議調甘寧部來此,以四十萬降兵為前軍,消耗安南戰鬥力,三十二萬漢族精兵為決戰主力,必可一戰而定安南。”

姜維等皆出言附合,諸葛亮聽從賈詡建議,調甘寧部北上。周瑜部正如賈詡所料,在越陽守軍主力西撤第三日,乘虛而入,攻克越陽城。城中守兵不足二千,與壯丁合力進行巷戰,惹得周瑜火起,命令部下勿要招降,盡屠城中男丁。

周瑜接到諸葛亮軍令,大軍迅速趕往仰義,與甘寧部相會於半途,周瑜謂甘寧道:“元為雖然連敗,主力並未受損,部下又有智謀之將,你部下兵力最少,此行須要提防埋伏。”

甘寧向來信服周瑜之能,行軍時派出大量哨探,在路途險峻之處,仔細察看有無伏兵。果然如周瑜所料,元為聽聞甘寧統兵北上,親領重兵五十萬在甘寧部行軍半途設伏,欲要全殲甘寧所部。

甘寧部兵力雖然單薄,並無怯戰之心,打探到安南伏軍地點之後,並不急於南撤,選擇一處易守難攻的小丘,依憑地勢進行防守,拖住安南主力,等待諸葛亮統兵來救。

甘寧部下皆為漢兵,身經百戰,面臨安南重兵圍攻,並未慌張失措。甘寧統領兵馬依託地勢,沉著迎戰,又有先進器械輔助,安南大軍攻勢雖然猛烈,但是未能得到一點便宜。

甘寧部下士兵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又善於攻防戰,如今雖然被困,聽從軍令,固守不出。因為小丘上巨石甚多,甘寧讓部下用巨石壘住通道,宛如一座無門石城,山上水源充足,軍中所帶糧草充足,因此元為統兵攻打數日,並未攻破甘寧防線。

第二百零一回 南征安南(四)

周瑜尚能預先料知,諸葛亮早已計算清楚,在甘寧部苦苦支撐的同時,諸葛亮統領大軍,集中兵力,猛烈攻列印泰城。印泰城中主力大多跟隨元為出城伏擊,城中兵力不足十萬,支撐不到一個時辰,印泰失陷。

諸葛亮控制住印泰城,留下李嚴統兵駐守城池,剿滅餘軍,安撫百姓。讓馬超、姜維、趙雲三將統領三十萬騎兵,火速支援甘寧部,自引餘兵隨後接應。

元為原來計劃迅速擊潰甘寧部大軍,立即返回印泰城,未料甘寧在聽從周瑜警告後,做好了萬全準備,佔據山丘,依託地利,頑強防守。元為雖然怒火中燒,但是深知此路兵馬皆為漢卒精銳,因此在圍攻甘寧部之時,廣派細作,密切打探諸葛亮主力動向。

諸葛亮統兵攻列印泰城的訊息迅速傳來,元為計算回軍救援已經不及,若是在此等待諸葛亮主力南下,與甘寧部內應外合,恐怕不易抵擋。元為思忖半晌,果斷下令大軍迅速南撤,退往仰義方向,欲要藉助仰義堅城,與中國兵馬周旋。

馬超、姜維、趙雲三將部下全部為漢族精兵,從征伐北胡到馳騁西域,早已熟悉遠端奔襲作戰,行軍速度遠遠超過元為等人想象。

元為下達撤軍命令後,聞知中國騎兵開始南下支援甘寧部,未到半個時辰,中國騎兵已經追上元為後軍,大出元為意料之外。

元為統領中軍正在南下,聞知後軍被中國騎兵纏住,下令中軍回頭支援。此時甘寧統兵又從後趕來,與馬超等合兵一處,將安南後軍分割包圍,展開猛烈攻勢。

趙雲部下兵力不多,卻是中國最精銳的部隊,配有火槍手,殺傷力極強。趙雲膽大心細,統領部下來回衝擊幾次,發現南方征塵滾滾,料知安南主力回軍,約束部下列陣應戰,派人火速通知姜維、馬超、甘寧等。

姜維等部接到趙雲急報,屠殺一陣,然後合兵一處,任由安南敗兵逃回中軍。中國四路兵馬擺好兵陣,做好決戰準備。元為雖然深沉,但是屢戰屢敗,心中大不是滋味,見後來損失慘重,不由怒火中燒,明知十餘萬前軍不能及時返回作戰,判斷中國兵力與己軍相若,一時頭腦發熱,指揮兵馬上前與中國決戰。

四路兵馬皆為漢族士兵,深經百戰,兵力雖然略少,整體戰鬥力卻異常強大。兩軍剛剛接戰,元為敏銳的感到此戰凶多吉少,但是為時已晚,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

元為此時進退維艱,面對中國漢族精兵強悍的戰鬥力,統兵繼續進攻變得異常艱難。若是退兵,亦已經變得非常兇險,若被中國追兵銜尾追擊,後果也不敢想象。

元為最後無可奈何,只能放手一搏,統領重兵展開全面決戰。姜維智勇雙全,在如此局勢之下,自然擔負起全軍指揮的重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