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故宮塵夢錄 作者:那年夏天

奔什剎海醇王府。

第一部分:遷移的初步遷移的初步(圖)

溥儀退出了神武門,一般當時人的頭腦中間,還深藏所謂封建思想,對於所謂印璽也者,特別重視。於是第一步接收印璽,稱之曰傳國玉璽,由鹿鍾麟先接收了兩顆。歷代帝王傳國玉璽賚送到國務院,那時代理國務總理黃郛、陸軍總長李書城都在院中,親眼看著他們後樂堂點收,交由內務部第一科保管(後來仍送回宮內交泰殿)。帝制到此,總算告一段落,並由警廳正式出告示通知全國市民在6日那一天一律懸掛國旗,表示了慶祝。

此時,神武門到後門一帶的守衛事宜,由鹿司令調駐在景山之國民軍抽派一連,來擔任這一項任務。神武門只派國民軍一班,由班長率領回環巡視,神武門內,仍由徒手的舊皇室警察守衛,宮內之太監宮女等,可以自由攜帶隨身用品出宮,經過警察的檢查,國民軍監視著,如有屬於公家的物品,隨時扣留。

宮內尚有瑜、晉兩老妃,不肯出宮,還有瑾妃的靈柩在內,瑜妃指著哭泣,其時停在慈寧宮,不能急切解決,仍由宮監看護著。

說到宮中物品公私之分,國務院議決:組織一個善後委員會,派委員七人來處理;其委員由政府派五人,清室出二人。當時由鹿鍾麟與寶熙商洽。

寶說:“清室只出二人,似嫌太少。”意似不大公允。

鹿說:“如慮照料不周,還可以加推二人以備諮詢,或者不至於照料不周。而況政府的目的,僅僅重在取消帝號,其他方面,盡有商量餘地,不必過慮。”?

寶熙答應了,並且要求了兩事:一、現有太妃二人尚在宮內,其所有宮眷人等出入買辦食品一切,不能不隨時出入神武門,請讓門衛放行。二、宮中婦女還留著不少,老太妃亦在病中,請不要驚擾了她。其實這是收拾細軟金珠的準備。鹿鍾麟對於第一項答應,印備戳號傳知守衛,第二項也含糊應許,隨即要求查驗各宮。寶熙親自引導,又於婦女所居之一二處,要求暫免查檢,還要給些面子保持他們的尊嚴,自然是為了掩護他們的財寶。

於是鹿鍾麟、張璧、寶熙、耆齡等四人開始查驗:先由隆宗門(乾清門之西),進內右門到養心殿是溥儀的寢宮,他革新了,許多陳設國粹文具、周鼎、商彝之屬大致變換了洋式擺設及東安市場兒童玩具。迴廊曲折,還有千盆以上的傲霜殘菊,滿滿地在臺階上陳列著。折北轉入龍光門,又轉廣生右門。

溥儀妻、皇后住的地方叫做儲秀宮,有乾隆題的匾額,寫著“翔鳳為林”四個大字。再轉後殿是麗景軒,院內也都陳列著盛開的盆菊,宮門是溥儀夫人出宮時封鎖了,玻璃窗內,還有吃殘的蘋果,可憐從此與窗外的菊花,一樣乾枯了。

再進為敷華門,入長春宮,也是溥儀常常居處的地方,也封鎖了,陳設都相當整齊。由此東出進鳳彩門,就是乾清宮了,此殿九楹,高聳獨特,為內宮的正殿,與外廷保和殿相連,殿東各宮,沒有人住,早已荒廢著。在當時寶熙諸位遺老目光之下,對故宮這般光景更不免有禾黍之感吧?這一日的檢查,就在此地告終。

第一部分:遷移的初步反響(圖)

反響來了!溥儀出宮的訊息,傳到了天津,一般前清的遺老,天津的寓公,當然要誠惶誠恐,震駭起來。他們也召集了會議,推定了鐵良、升允、袁大化、羅振玉等口口聲聲要到京城來抗議。實際呢?沒來,算了。

段芝泉(祺瑞)聽到這個訊息,不得不做點面子,要表示不滿,他打了一個電話給當局:

(上略)頃聞皇宮鎖閉,迫移萬壽山等語,要知清室遜政,非征服比,優待條件,全球共聞。雖有移住萬壽山之條,緩商未為不可。迫之,於優待不無刺謬,何以昭大信於天下乎?望即從長議之可也。(下略)

我們望文思義,他的軟腳蟹姿態已經一目瞭然,也是做個虛樣而已,不必深究,所以也就沒有下文。

第一部分:遷移的初步鹿溥會商

到了7日上午9時,鹿鍾麟、張璧同著李石曾(他已經是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的理事長)及某通訊社的記者宋某到了醇王府,耆齡等出來見了,迎進客堂坐。鹿等提出了意見:

第一,商量門禁問題。

第二,關於善後事宜,先請溥儀提出意見。

第三,宮內現有數千人,沒有人主持管理,恐生事端,擬遣散一部分。

第四,據查寶璽實有25顆,今僅交出兩顆,今日應先接收其餘。

當時耆齡答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