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故宮塵夢錄 作者:那年夏天

不去寫那些呈文,建議轟他出宮,他仍可與英、日皇室一樣賴在宮內多些時日。

“自然要參加的!”我說,“但是我不要由內務部派,還是由你們那裡聘做顧問為是。”

他說:“為什麼?”

“我知道部裡的意思,難得與我一致!假使我代表著內務部,我要代表本部說話,這樣我反爾不能說我的話了。還是請他們另派。”

“也好!”他說著就走了。?

第一部分:遷移的初步溥儀出宮情況(圖)

原來在前一天,1924年11月4日的下午直至深夜,國務院臨時執政,實際上的代總理黃膺白(郛)召集了一個臨時攝政會議決定了請溥儀出宮這個議案:命令警衛司令鹿瑞伯(鍾麟)、警察總監張玉衡(璧)會同執行,以李石曾為國民代表組織一個辦理清室善後委員會會同辦理。(在這一月以內,我還沒有立刻參加。)

在這個時候,駐在故宮同景山的守衛兵士,一共有1200多人,隸屬在京師衛戍司令部。自民國元年(1912年)起,就在那裡駐紮,可以見得袁世凱也怕溥儀萬一逃亡,將要生出無窮的麻煩。但是久而久之,政府當局時時更換,這般士兵卻還是袁政府北洋軍閥統率時代遺留下來的,他們逐漸忘記了自己的任務,轉與清室相親了。

馮系的國民軍總司令部為了要執行這樣一個任務,反倒要防範這一支政府派遣軍,怕他們幫助清室反動。於是總司令部以統一軍權名義,在4日上午10點鐘,先派員將那一部兵士繳械,調駐北苑改編。清室不知所以,當然著了慌,他們急急地寫信給國民軍詢問,總司令鹿鍾麟只得派員說明,完全為了維持治安,別無他意。

到了第二天5日上午9點,司令部又派出一部分軍隊到神武門一帶,命令駐在神武門護城河營房的警察,將他們所有的軍械子彈一律繳出,聽候改編,或者給資遣散。那裡的警察共為四隊,每隊120人,一共480人,到12點鐘,安穩地都繳械點收了。也就派員同所謂清室內務府大臣紹英、朱益藩接洽,請那廢帝溥儀即日遷出宮禁。一面要派員點驗宮內公私物品。

紹英他們慌忙向溥儀傳達,在他們還要說是“奏聞”。溥儀於是召集妃嬪,也算開了一個御前會議來討論這事。

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官式地說:“按照民國元年優待條件,清室本應移居頤和園,只因民國政府不令遷出,延遲至今。清室對於遷居一節,本無所謂,不過時間迫促,實在來不及,宮內各物原屬愛新覺羅氏私產,當然有自由處分管理之權,不能點收。”並由紹英等回答了國民軍,並且請“約定日期,清室自遷,物件不予點交”。

國民軍同他們磋商了兩三小時,認為全部遷出,自然不是倉卒可以完成,可以允許稍緩一二日。但是廢帝溥儀,應該即日出宮,無論如何,不能延遲。在這相持之際,鹿鍾麟故意做了一個引而不發的姿態,他突然傳了一個命令說:“叫他們士兵弟兄們不要著急動手,事情還在商量。”給了這個面子,反而促成了溥儀城下之盟。至於皇室的優待費,改定了以後年支50萬元。

溥儀屈伏了,他沒有“揮淚對宮娥”,並見了鹿鍾麟。

鹿鍾麟問他:“您還是皇帝嗎?”

“我當然是國民一份子啊!”他很漂亮地答覆。

“那我們當然應該保護啊!”鹿的話也很得體。

於是急急地傳知所謂“大內”各宮太監宮女各人,收拾細軟物件,準備出宮,並且發出了“內帑”,每太監一名發銀10元,宮女8元。宮內計有太監470多名,宮女100多人,宮內亂糟糟了,紹英又傳令各守宮太監照舊負責執行他原來的職務。宮內還掛了一面“宣統十六年十月初九日牌示”急急摘去。繼續著再開第二次“御前會議”,討論移居何處。決定了德勝橋醇王府。

醇王本是溥儀生身之父,當初做攝政王的,當時派了內務府總管趕去佈置。溥儀以及各貴妃一行,在下午4時10分永別了他們佔據260年中國的宮廷,乘坐了他們第一次受用的汽車,到了醇王府,那裡自有一種說不出的異樣滋味,不必細說。各太監宮女,除了少數仍居原處暫行服務,親近的十數名隨從到了醇府之外,其餘一律如鳥出籠,恢復了他們的自由。還有清室附屬的司法處等機關,同時自動解散。

汽車是民國國民軍司令部預備的,一共是五輛,鹿鍾麟司令第一輛為前導,溥儀帶著他的隨從坐第二輛,溥儀夫人同她的親屬坐第三輛,張璧第四輛,紹英等坐最後一輛,也稱得浩浩蕩蕩一行人,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