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
終於追至一處懸崖前,李忠心穿著粗氣四處張望,對手的蹤影突然消失了!
直到懸崖之下傳來落石的聲音,他才驚覺對手竟然是不可思議地順著幾近直立的峭壁爬下去。看不見目標,弩箭肯定無法發揮作用,李忠心與秦舞陽笑著各撿起了兩塊碎石,漫不經心地扔下去。夜間的狂風掩蓋了所有的聲音,依稀中,李忠心與秦舞陽聽到了斷斷續續的石頭砸碰聲
與此同時,託魯關以東,熱海湖南麓,三萬餘突騎施大軍正在集結。
一直潛伏在西鍵城的突厥商人比那爾數天前給蘇祿汗帶來了重要的訊息,寧遠鐵騎大軍西征,敵巢空虛!
聞此訊息,骨啜向蘇祿汗請戰:“兒願為先鋒一舉蕩平賊人老窩,請父汗成全!”
都摩支同樣的咬牙切齒欲出兵:“大汗,賊首輕狂,無視我們的存在,竟然傾巢西去,簡直是不將我們放在眼裡,我們此時攻擊必能得手!而且還可以給石國人解圍。”
若論與李懷唐的仇恨,蘇祿汗承認第二,無人敢搶第一,他的瘸腿還是拜李懷唐所賜。但是,數次慘敗讓他學會了隱忍,他需要一擊必殺的時機。據比那爾的回報,李懷唐不但帶走了數萬主力,還大搖大擺地攜帶女眷出征,似乎不是去打仗而是去輕鬆狩獵。李懷唐的輕狂很合他的意思,只要李懷唐陷入曠日持久的攻城大戰,無暇東顧之時,他的機會就來了。
“傳令,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擅自出擊!”
“傳令莫賀達幹西移石國希姆城,準備支援伊捺!”
給石國人解圍對蘇祿汗來說無足輕重,他沒想過莫賀達幹會救援石國人,他需要的是其做出馳援的姿態,將李懷唐吸引在石國就成,最好伊捺與李懷唐拼個你死我活,好讓他輕易獲取漁翁之利。對於伊捺步軍據城而守的能力,蘇祿汗還是相當有信心的,等伊捺拼掉李懷唐一半的主力,他的汗帳大牙或許就可以搬進寧遠城了
第429章 奇怪的攻城方式
悲涼的北風中,柘枝城猶顯蕭索。從城下望去,看不見一個人影,破爛的旗幟隨風獵獵作響,彷彿在控訴戰爭的殘酷。
寧遠鐵騎兵臨城下是十天前之事。伊捺並不害怕敵人攻城,反而是相當期待,憑藉著高城和絕對兵力上的優勢,他有足夠的把握擊敗來訪之敵成就他的赫赫威名。然而,敵人並未如他所願,十天來只是在城下騎射騷擾,似乎是來武力示威,沒有攻城的打算。
李懷唐欲西征的訊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敵人強大得可怕,不過,伊捺沒想過將全部希望寄託在突騎施人的援軍之上,有,固然可喜,無,也正常得很。無論有無援軍,伊捺都做了充足的準備,束手就擒不是他的風格。伊捺的自信是建立在十萬大軍和五萬民夫的基礎上,建立在全城皆兵的基礎上,十五萬是他的基礎兵力,只要他願意,全城無論男女老少統統可上城戍守,這樣的鐵城,即使是強大如唐軍也毫無辦法,更別說新近崛起的寧遠鐵騎。
伊捺從來不是個安份的人,自恃兵力強大,他不甘心被動挨打,於是驚心設計了一場伏擊,企圖先透過連續的不戰而退麻痺對手,卻不知為何被對手洞悉計劃,全殲了他僅有的三千騎兵,當時若非他機警,見煙起即刻率數萬步軍後撤,否則柘枝城早已被對手一舉攻破。此戰過後,他對李懷唐是又恨又怕,甚至懷疑運氣之神是不是在眷顧著李懷唐。
伊捺沒有氣餒,他的手中還掌握有十數萬大軍,野戰不足,守城有餘。他是沙場老將,知道如何才能揚長避短,以己之長擊敵之短。很自然地,他選擇了龜縮迎敵。
柘枝城下的對峙由此開始,一連十天,進攻一方每日慣例首先是號角擂鼓,然後是聲勢浩大的繞城騎射,無窮無盡的箭矢消滅一切敢於在城頭上露臉的守軍,將守軍計程車氣漸漸封凍在冰點。
一如既往,伊捺很有耐心,每天他必到城樓上觀看敵情,雖然每天報告到他面前的敵情已經讓他聽得厭煩了,就像連續十天每天都聽同一首歌曲的效果一樣,而且還是重複地聽著,沒辦法,命令是他下的,每天至少五報。
“今天的敵騎好像少了些。”站在安全的樓塔內,伊捺疑惑地自言自語。
“或許是箭矢不夠了吧?又或許是他們也厭倦了。”身邊的將士如是回答,語氣裡透露著一絲懶慵。
伊捺也有同感。從古到今,還沒聽說有哪方是透過箭雨破城的,箭矢再多也經不起如此揮霍,總有消耗殆盡的一天,而守軍除了頭天因為沒有經驗死傷上千人外,接下來的九天合計也只傷亡了千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