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1 / 4)

小說:我的回憶 作者:打倒一切

反對蓄辮子,是反對滿清政府的富有民族意識的重要象徵,也是青年們特別起勁的事。

一九○八年十一月間,光緒慈禧相繼去世,我在辮子上戴著一條白布的孝帶,從家裡回到學

堂,曾大受同學們的嘲笑,因此我不得不把孝帶立刻除下來。那時同學們不僅反對為帝王戴

孝,而且根本討厭辮子。他們起初說辮子會弄髒衣服,不好看又不方便,後來就簡直咒罵為

豬尾巴,甚至暗中指它是滿清奴僕人的標記。

一九○九年的一個晚上,我們學校裡有幾個同學準備了幾把利剪,首先剪去他們自己的

辮子,預備把全體同學的辮子一齊剪掉,如果有可能的話,還預備乘學監(即校長)和所有

教職員睡覺的時候,也偷偷的把他們的辮子剪掉。在他們有趣的想像中,大概是想看看全校

四百餘拖著辮子的師生忽然沒有“尾巴”了的奇景。結果他們只剪了二十九個同學的辮子(連

他們自己在內),就被發覺禁止了。當時學監舍監們對於這件事憂傷得如喪考妣,認為這是

反叛的行動。他們更覺得自己是犯了教導無方,形同叛逆的重罪,恐懼著他們的腦袋有些靠

不住了。

我們學堂是屬於萍鄉教育會管轄的,所以教育會的會長對這件剪辮子的事要負最高的責

任。這個會長名叫喻兆藩,翰林出身,曾做過浙江布政使,是一位著名的官員,那時丁憂在

家,致力本縣教育事業。這位老先生聽到這個壞訊息,連忙從鄉間趕到學堂裡來,非常沉痛

而嚴厲的向學生們訓話:“剪辮子就是造反,決不許可。”這位會長與我家有親戚關係,還特

別向我和其他幾個也是他親友的子弟們嚴加告誡,表示他深切關懷的意思。好在這位滿清官

僚和官廳來往很密切,神通不小,經過他的多方疏通,這宗禍事才算彌縫過去了。剪了辮子

的二十九個學生各記大小過各二次,只差一個小過就要開除學籍,而且限制他們在學堂內蓄

起頭髮,恢復辮子後才準出外。從此以後,學堂的管理是更加嚴格了,學堂當局想盡種種方

法,不讓“異端邪說”再行侵入,不許學生談論時事,只是專心致志於經典的攻讀。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少數教員和一些親友中,得到一點有關變法維新和革命排滿

的訊息。一般說來,外間的新書刊是不容易進到這個區域和我們學堂來的,但同學中也有人

偶然得到一些從上海、長沙來的片斷的違禁書刊。偶然得著了,那我們就如獲至寶,暗中傳

閱,交頭接耳的傳說開去。

一般青年的思想是在從一點一滴的社會革新,走向更急進的政治改革方向去。日本明治

18/151

… Page 19…

《我的回憶》第一冊

維新、甲午一戰,中國屈膝,繼之乙巳又敗強俄,這種維新強國的例子,確給予了當時積弱

的中國的青年們以莫大刺激。他們痛恨滿清政府的頑固守舊,腐敗不堪,將釀成亡國滅種之

禍。如此痛心國事的感觸,已為一般青年所共有。

可是天下事,在同一時代背景,同一設想之下,卻往往會產生不同的結論,當時維新論

者認為效法日本的維新立憲,就可以自強;而革命排滿反足引起長期混亂,招致瓜分亡國之

禍。革命論者則認為保皇變法,無異痴人說夢;非根本推翻滿清政府,中國無法得救。這種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觀念和康梁的維新主張在青年們中傳播著,並且引起爭論。

因變法維新而被幽禁的光緒帝竟死在慈禧的前一天,幾乎無人不相信這是後黨的惡毒陰

謀。這一宮廷可恥悲劇的演出,使維新派失去了保皇的依據。溥儀以三歲稚齡登基。載灃攝

政,親貴權勢反更增加。所謂預備立憲,顯然是虛偽的粉飾。清庭以鐵路作抵押大借外債。

乃公佈鐵路國有政策。這不特使已繳鐵路股款的人民權利為之喪失,且有路亡國亡之痛,終

於激起了川湘鄂粵等省的保路風潮。這些演變,表示出滿清統治已到了窮途末路。我們學堂

裡的青年們也就在這種演變中,日益傾向於革命論者的想法。

當時的革命運動是一種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