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晉軍內應的李好義、李好古二人。
大散關之中的軍營裡面,李好義和李好古行色匆匆的從領軍大將祿禧的帳前走過,李好義看了一眼,見祿禧沒有在,微微點了點頭,又裝作什麼沒有發生一樣,帶著李好古就又回到了自己的營帳之中,守衛祿禧帥帳的衛兵,並沒有發現李好義二人的異常,因為軍中到處都瀰漫著沮喪的氣息,是以也不會有人去理會李好義兄弟兩人。
回到營帳之中,李好義、李好古兩人秘密商議了一番晚上起事的事情之後,就連忙準備將計劃通知到已經聯絡好的那些將士們手中,可是沒有等到他們二人離開,就被祿禧的衛兵攔了下來。
李好義、李好古兩人大驚,以為是密謀敗露,正當二人準備拼死反抗的時候,忽聽得衛兵傳令命他二人準備兵馬,晚上隨祿禧一道出營夜襲晉軍大營。
李好義二人心思一鬆,可是祿禧突然而來的命令又讓他們不得不修改之前的計劃。
“兄長,我倒覺得沒什麼,只是要將計劃稍作改變,其餘各處照舊,奪城門這件事情,咱們只需要吩咐心腹晚上一道隨祿禧出城,等到祿禧開城門之際,咱們就立刻奪下城門,迎接晉王大軍入城。”李好古心中稍一思慮,就將計劃改動完畢。
李好義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然後二人分頭行動,準備夜間的起事。
祿禧此時尚且不知,看似平靜的大散關之中,居然已經暗流湧動,一個密謀,正在一點點的形成,而一切,都將時間定格在了深夜子時。
第374章 除賊(四)
顧同也沒有料到祿禧以及大散關主將吳現居然想連夜偷襲軍營,正在擔心李好義、李好古二人能否其實成功的他,在收到情報之後,就立即改變計劃,將蕭成的兵馬該做等待祿禧領兵出關之後,李好義兄弟起事之時,則立即率軍接應,奪下大散關城門,然後陳平領軍入關,奪取要塞,賀鬍子領軍,攻打將軍府擒獲吳現等人,石抹明安、蒲察官奴二人,分別帶領兩千人馬,包圍大散關軍營,只圍不攻,爭取將這部分吳軍全部吞併。
諸路大軍各有計劃,一直被顧同視作尖刀的哲別和草原騎兵軍團也沒有被忘記。
看著大散關的地形圖,顧同指著散關之後通往漢中的一條要道說道:“哲別將軍,大散關的形勢已經盡在我軍掌握之中,晚上子夜時分,城關必破,為了防止散關失落的訊息被吳曦知道,然後讓此賊從漢中逃脫,我這裡有一重要任務需要你去完成,但是此事危險萬分,你可有膽量去做?”
顧同一臉打趣的看著哲別,其實心中已經料到答案。
果不其然,被顧同用言語輕輕一激,早就看著其他諸將人人另有任務而自己卻沒有的哲別,立刻心急的向顧同請命道:“主公,哲別別的沒有,只要一顆虎狼之膽,慢不要說此事危險萬分,就是十萬分的危險那又如何?只要主公一聲令下,哲別自當提槍,為主公征伐四方,主公,請下令吧!”
哲別跪倒在地,一臉殷切的看著顧同,心中的焦慮,已然溢於言表。
顧同敲打著地圖,看了看漢中城,然後抬起頭,很是嚴肅的對哲別說道:“大散關拿下,吳賊必定震驚,若是他收到訊息,棄城而去,不管是南下成都還是另作打算,都對我軍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不利,為長久計,必須要儘快堵住吳曦逃離漢中的通道,是以,我要你領軍連夜透過大散關南下,全速奔襲,圍住漢中城,那邊沈復沈大人已經提前去了,他也會為你提供一定幫助,我這裡,等到散關形勢平定,自然也會盡快遣兵調將增援你,不過,至少的有一天的時間,面對吳曦聚集在漢中城裡的五萬大軍,你可有把握?”
哲別咬了咬牙,一臉肅穆的將這件著實危險萬分的事情攬了下來,不過縱然如此,顧同卻依舊覺得讓哲別帶著本部七千人馬對戰擁有漢中城五萬人馬的吳曦,確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不過散關形勢,又不容大軍盡數南下,是以此任務,只好讓哲別去完成。
哲別面色凝重的離開了顧同的帥帳,就帶著親兵,悄悄動員七千草原騎兵,此一役,繼續擔當尖刀任務的他們,所要承受的,必定是艱難於以往十倍的戰鬥,腦海中稍微一想,也能明白,當夜晚離去,日光再次照耀大地的時候,漢中城下,會是多麼的慘烈。
防備吳曦棄城而逃,雖然著實緊迫,但是擺在眼前的卻是大散關的雄偉壯闊,拿不下大散關,其實後面的事情也都是白白擔心,因而在做好了對哲別的動員之後,顧同就將目光再次轉向晚上的戰鬥之中。
星月交替,當黃昏散去,黑夜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