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時候,空氣之中的緊張氣氛,不由得再次一緊。
不管是城中收到祿禧命令準備夜襲晉軍大營的一應吳軍,還是準備趁著祿禧出城之際就奪門而入的蕭成所部,都是人心突突的跳動著,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其實最為緊張的卻還是要數擔當內應,準備星夜起事的李好義、李好古二人。
“兄長,城中已經確保萬無一失,你說,晉王真的能夠將祿禧擊潰,奪城門而入嗎?”李好古看著李好義,臉色之上,滿是惶恐不安,雖然剿除吳曦叛賊,是他的心願,但是在兩萬多人防守的大散關前起事,不管是誰,都難免要心思惶惶。
李好古也同樣不安,不過已經準備就緒的他,還是有一些決斷的,望了眼窗外的夜色,李好古說道:“事到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吳曦叛賊,賣國求榮,實在是兒皇帝第二,虧得吳階、吳璘兩位老將軍一世的英名,全讓他毀了!今夜,你我兄弟興起義兵,替天行道,城外又有晉王大軍作為策應,奪城之事,焉能不成功?二弟且安心準備,今夜我隨祿禧出城之後,城內的事情,可都要交給你了。”
按著事先的商量,李好義要隨祿禧出城,準備‘襲營’,實則是要在城門口舉事,為晉軍入城製造機會;而留在城裡的李好古卻也同樣任務繁重,等到祿禧領軍出城之後,李好古不僅要繼續聯絡士兵儘可能的將吳現的退路截斷,另外,還要保證散關軍營之中餘下的一萬五千多將士不會趁著夜色鬧事,是以對於李好古究竟能否控制住局面,李好義還是相當的擔心。
為了讓兄長放心,李好古儘可能的讓自己平靜下來說道:“兄長放心就是,城中也已聯絡到的兄弟都已經翹首相盼了,只要晉王大軍入城,則大勢定矣!”
李好義點了點頭,又對李好古說了一番,然後就起身,帶著百餘名心腹,往祿禧營中走去,子時時分,李好義將率領這些人隨著祿禧出城‘‘‘‘‘‘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而去,當沙漏將時間流逝到子時那一刻的時候,寧靜的大散關突然有響動了起來。
祿禧一馬當先,率領著精挑細選的兩千餘名士兵,悄然離開軍營,就準備星夜出城偷襲晉軍大營。
隨著‘吱嘎’的一聲巨響,大散關緊緊關閉了數日的城門終於又打了開來。
一個個士兵,隨著祿禧,魚貫而出,不多時,兩千餘人的隊伍,就全部離開了城門。
就在守城計程車兵想要關閉城門,以防備晉軍偷襲城關的時候,突然,走在夜襲隊伍最後面的李好義,打起了一個手勢。
守兵尚且沒有搞明白李好義突然轉身是要做什麼,可是接下來,隨著一聲‘動手’,就看見跟隨在李好義身邊的一百多號人突然返身,只快走幾步,就將城門堵實。
守兵再傻,此刻也明白了李好義要做什麼,可是他一句‘有人造反’還沒有喊完整,就被李好義一刀了斷了性命,其他守護城門的將官,也沒有逃脫此劫,在一應深明大義的義軍攻擊之下,瞬間,就全部結伴共赴黃泉了。
“李好義,你要做什麼?”聞聽後方喊殺聲一陣一陣,本打算悄悄咪咪的偷襲晉軍大營的祿禧,撥轉馬頭,就看到了他這輩子影響最深刻的一幕,是的,因為至此之後,他的全部記憶,就全部停留在了這一刻。
“殺!”
“兄弟們,快點動手!”
“殺掉吳曦叛黨,決不允許放走一個!”
四面八方的火光,瞬間而起,一陣陣叫喊聲,更是讓祿禧慌了神,等他回身再來看的時候,卻發現,四面八方,卻已經是穿著晉軍裝備的虎賁之士,手中拿著亮晃晃的刀槍,往城門口衝過來。
“快守住城門,不要讓晉軍進城。”祿禧一看,也心中著急了,催動坐騎,就往城門回趕,口中更是催促麾下兵馬回防。
但是出城容易,想要再進城卻變的困難重重。
先不說狹小的城門根本不可能瞬間讓兩千人透過,就只說已經控制了城門的李好義以及聚集在他身邊的一百多號人此時此刻,就成了要命的閻王,想要往前走一步,沒有十幾條性命來換,那是決計不可能的。
你推我堵,一通廝殺,心思焦灼的雙方,就這樣耗在了城門口。
擁有人數優勢的祿禧,指揮著軍隊,與守城計程車兵裡外合擊,逐漸開始取得優勢,而李好義一方,雖然佔據著城門洞子的地理優勢,但是人手畢竟只有一百多人,到下一個,就少一個,尤其是在急於回城的祿禧的攻擊之下,不多時,就只剩下五十餘人,還在戰鬥著。
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