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看著顧同面色凝重,不由問道:“主公,我看倒不如提前下手,明日就是大朝議了,萬一朝議之上,這些人發難的話,恐怕遷都一事,會‘‘‘‘‘”
顧同搖了搖頭,否決了沈復的建議,並且說道:“殺人容易,可是要堵住天下萬民之口,就難咯!國家供給,皆仰東南州府,是以不能像之前那樣一味的用武力處事。”
顧同一邊說著,心中一邊籌劃著對策。
從目前的勢力對比來看,雙方基本上可以算得上勢均力敵,朝中中書省、樞密院、轉運司、六部衙門主事基本上都是他的人,反對遷都的人以參知政事真德秀為首,加上御史中丞陸從權,在朝堂之上基本上沒有什麼對抗的力量,可是關鍵的是真德秀的背後卻是東南各州府太守、知府的支援。
朝廷之上,顧同有著絕對的把握取得勝利,可是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一旦強行推動遷都,那麼東南各州府勢必會對抗朝廷之命,作為整個帝國財稅的重要來源的東南州府,話語權還是相當大的。
顧同慢慢思索著,隱隱之間,他好像抓到了什麼解開困局的關鍵,可是一時之間,卻又難以想通透。
“你先回去,加強對名單上的這些人的監視,一旦萬不得已,就只能武力推動遷都一事,一旦動武,錦衣衛一定要迅速行動,配合朝廷的兵馬,把這些叛亂分子全部拿下!”
揮了揮手,將沈復送走,回到書房之中,顧同又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說實話,在北伐進行的最關鍵時刻,他是極不願意和反對派勢力撕破臉皮,因為一旦東南各州府起兵反抗,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陷入到慌亂之中,江淮、山東兩處戰場的戰局,也勢必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