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2 / 4)

洲花海”三為菱洲,洲東瀕臨鐘山,有“千雲非一狀”的鐘山雲霞,故有“菱洲山嵐”的美名。四為梁洲,梁洲為五洲中開闢最早、風景最勝的一洲。一年一度的菊展,傳統而壯觀,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譽。五為翠洲,翠洲風光幽靜,別具一格。長堤臥波,綠帶燎繞。蒼松、翠柏、嫩柳、淡竹,構成“翠洲雲樹”特色。玄武湖五洲之間,橋堤相通,別具其勝。玄武湖公園水、陸交通獨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娛艇、豪華渡輪等;陸地上有法國式小火車,乘坐舒服,視野開闊。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0公里,佔地面積437公頃,水面約368公頃。湖內有5個島,把湖面分成四大片,各島之間有橋或堤相通,便於遊覽。湖水深度不超過2米,湖內養魚,並種植荷花,夏秋兩季,水面一片碧綠,粉紅色荷花掩映其中,滿湖清香,景色迷人。玄武湖古名桑泊,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在岩漿侵入體和斷層破碎的軟弱部位,經過風化剝蝕發展而成的湖盆,接受鐘山西北的地表徑流,歷史上的湖面要比現存的廣闊得多。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山異,終年景色如畫。而玄武湖歷史上曾有過“五洲公園”之稱,公園五洲之格局於世界五洲之格局,似乎在寓意著五大洲,人民團結的美好前景的同時象徵著金陵人的博大胸懷和好客。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為悼念遇難者,南京人民政府於1985年建成這座紀念館,1995年又進行了擴建。紀念館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千平方米。建築物採用灰白色大理石壘砌而成,氣勢恢宏,莊嚴肅穆,是一處以史料、文物、建築、雕塑、影視等綜合手法,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殺”特大慘案的專史陳列館。該館正大門左側鐫刻著鄧小平手書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名。陳列分廣場陳列、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大部分。其中悼念廣場內有外形如十字架,上部刻南京大屠殺事件發生的時間的標誌碑、“倒下的300000人”的抽象雕塑、“古城的災難”大型組合雕塑及和平鴿等部分組成。祭奠廣場有刻有館名的紀念石壁、鬱鬱蔥蔥的松柏和用中英日三國文字鐫刻的“遇難者300000”的石壁。墓地廣場有鵝卵石、枯樹和沿院斷垣殘壁上的三組大型灰色石刻浮雕及院內道路兩旁的17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著南京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史實,這是全市各處集體屠殺所立遇難者紀念碑縮影和集中陳列,還有大型石雕母親像、遇難者名單牆、贖罪碑、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的悽慘景象。遺骨陳列有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這裡陳列著該館1985年建館時,從紀念館所在地的江東門“萬人坑”中挖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1998年4月以後,又從該館所在地的江東門“萬人坑”內新發掘出208具遇難者遺骨(表層土層中)這批萬人坑遺骨經過法醫學、醫學、考古學、歷史學者的嚴格鑑定,被確認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陳列著1000餘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並配有中、英、日文字說明。採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控式螢幕、電視和電影(廳內近200座位的電影放映廳全天用中、日、英三種文版迴圈放映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史料紀錄片)等多種陳列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倭國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此外,該館院內還有約翰…拉貝日記資料展覽和東史郎日記案資料展。這兩個展覽用大量珍貴的史料、照片,分別從一個德國人當年在南京所記錄的日軍暴行和一個曾參加南京大屠殺的日軍士兵所記的日軍暴行史實,再次真實具體地向人們展示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真相,這是一個真實的歷史記錄和特殊的證言展覽。“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史為鑑,開創未來”該館現在已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母親和大部分美女在參觀了圖片站和電影史料後便不願意去“萬人坑”看了。大奇也能明白,她們害怕看見那些死難者的遺骨。最後,只有大奇、祺雯、倩如、春曉、玉樓和馬兒參觀了“萬人坑”大奇參觀完紀念館後罵了句:“小倭國,我操你十八輩子的祖宗!”

他的老婆們聽後都笑了起來。祺雯說道:“老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