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軍港內的法**艦本來就以主力艦為主,輔助艦總共也沒幾艘。。。。。。
注2:由於1戰的教訓,二戰時期為數不多的那些戰列巡洋艦普遍大幅強化了裝甲,但因為基本設計的侷限,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致命的缺陷,但在重點強化的方面卻堪比戰列艦裝甲的堅厚,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的主炮塔裝甲就是如此,而且它還算是比較平衡的,英國人的胡德號更加極端,它的其他裝甲都可以與戰列艦相比,但是水平裝甲卻薄得跟輕巡差不多,所以特別懼怕高空落下的航空炸彈和遠距離打來的大口徑穿甲彈的攻擊,歷史上就是因此被俾斯麥遠距離一炮引爆了彈藥庫而沉沒。。。。。。(未完待續。。)
第五百五十七章 土倫灣大海戰(中)
由於要害部位的裝甲極其堅厚、再加上英國戰列艦所用裝甲鋼優越的效能,即使是三艘黎賽留級戰列艦上的24門381mm巨炮也很難無法對其構成致命的威脅,在雙方的距離已經拉近到不到7公里的情況下,喬治五世國王號戰列艦至關重要的舷側水線主裝甲帶和主炮塔裝甲依然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而水線下非主裝甲帶被擊穿而導致的進水,則由於英**艦超強的排水能力而不致令艦身明顯傾斜和航速大幅下降。
當然這也因為法**艦的艦炮與火炮效能都不及英國、而且又失了先手,被迫在軍艦速度還沒提起來的不利狀況下迎戰進入最佳狀態的英**艦,法國艦炮的命中率僅有英國人的幾分之一,否則整整7艘戰列艦集中炮擊一艘,它無論如何也頂不住的,就算不致沉沒,指揮儀被摧毀而導致艦炮命中率幾乎下降為零、以及進水太多導致艦身傾斜和航速下降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
而另一方面,雖然喬治五世國王號悲劇的356mm主炮同樣很難對法國戰列艦構成太大的威脅,但旗艦喬治五世國王號戰列艦吸引了敵艦大部分火力的同時,另外4艘擁有381mm巨炮的英國戰列艦則可以放手攻擊。結果,喬治五世國王號戰列艦就像四十多年前黃海大海戰中的定鎮二艦一樣,以其堅不可摧的裝甲詮釋了戰列艦的一半定義,在被超過10發381mm穿甲彈命中後這艘鉅艦依然頑強地浮在海面上。並不時以其僅有356毫米口徑的主炮轟擊敵艦當中裝甲較薄的那幾艘老式戰列艦,法國人不禁哀嘆道,“這艘戰列艦難道是打不壞的嗎?”
法國人的三艘黎賽留級戰列艦裝甲雖然並不算薄,但整體防護能力與歷史上防禦力僅次於大和級戰列艦的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相比卻還是差遠了,之前正面對敵時其特別加厚了的炮塔正面裝甲還能勉強抵擋住敵人的381mm穿甲彈,可是當雙方艦隊進入側弦對轟的狀態後,黎賽留級戰列艦最大厚度不過346mm的側弦主裝甲帶便成為了一個明顯的弱點。可如果法**艦轉向以正面對敵的話,火力又平白少了一半,到底該怎麼辦,這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由於法**艦速度還未充分提起來的緣故。英軍艦炮的命中率異乎尋常地高。再加上英國皇家海軍火控系統在炮擊中是要不斷進行人工微調的(注1),因而隨著炮擊的持續,命中率會越來越高,法國人的旗艦黎賽留號戰列艦在不長的時間內便先後被7發381mm穿甲彈命中了。。。。。。
其中一發擊中右側船舷水線附近並貫穿裝甲炸開了一個很大的口子。雖然幸運地沒有引爆彈藥庫和輪機艙等要害艙室。但卻導致大量進水。令黎賽留號的艦身開始傾斜,另一發則鑽進了輪機艙令航速大減,而擋住過一發381mm穿甲彈的主炮塔裝甲隨著雙方距離的拉近、終究還是無力救主。一發381mm穿甲彈洞穿了3號主炮塔後在艦內引起了猛烈的爆炸,很快從艦橋到艦尾到處燃起熊熊大火,並最終引爆了主彈藥庫,徹底摧毀了這艘法國海軍引以為傲的鉅艦。。。。。。
黎賽留號戰列艦沉沒的時候,她的另外兩艘姐妹艦也都已經傷痕累累,而這個時候從後方三艘航母上起飛的英國艦載機群也加入了戰鬥,由於受創的法國戰列艦無論是航速還是防空能力都大為下降,魚雷轟炸機命中率低和生存力差這兩大缺陷得到了迴避,很輕鬆地就用掛載的航空魚雷將那兩艘光靠艦炮得費很大力氣的法國黎賽留級戰列艦送上了西天,而英國人卻僅僅損失了1架飛機。。。。。。
三艘先進的黎賽留級戰列艦被擊沉,而英國的軍艦卻無一損失,這令法國海軍幾乎完全絕望,不過自知無法獲勝的他們反倒想開了,不再跟皮糙肉厚的喬治五世國王號戰列艦過不去,轉而攻擊那些防禦相對薄弱的老式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