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截,但依然不能令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胡衛東滿意,但畢竟基礎擺在那裡,他除了加大幹部培訓的力度並勉勵大家充分利用閒暇時間努力自學之外,也沒什麼別的辦法,可是下面幹部弄虛作假的現象,卻令胡衛東難以容忍,畢竟有了準確的經濟資料作為參考,他才能作出正確的決策,而本質上是一個技術幹部的胡衛東又並不擅長、也沒那個閒工夫根據各種蛛絲馬跡去推測擠出水分之後的真實經濟資料。。。。。。
張浩是個十分優秀的領導幹部,但他的xìng子溫和,輕易不下重手,對於下面弄虛作假的現象,只要沒有造成太大惡果的,一般都是儘量以說服教育為主。而帶兵多年的胡衛東卻沒這麼好的肚量,尤其是後世三年困難時期的沉痛教訓更令他對此事不敢輕忽。事實上當年上面的決策固然有誤,但下面大量虛假的資訊對其造成了誤導,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現在弄虛作假的風氣才剛剛抬頭。下點狠手應該不難壓住,若是等其氾濫成災,那時可就難以收拾了,畢竟中國有著“法不責眾”的傳統。。。。。。
考慮到幹部隊伍的覺悟還普遍不高(注1)。胡衛東除了那些擺在檯面上的官話之外,還讓人在私下散佈“弄虛作假會令上級作出錯誤的決策,實質上是讓領導給你背黑鍋,還有什麼錯誤的xìng質比這更嚴重?”之類的言論。結果被官本位思想浸潤了幾千年的國人果然更能接受。不過,為了避免以後此事成為自己的小辮子,胡衛東還是第一時間就向zhōng yāng和太祖彙報了此事。同時還將弄虛作假一旦氾濫成災之後將會招致的種種惡果向其詳細剖析。結果一向厭憎官僚作風的太祖當即對其高度重視起來,告訴胡衛東放手去幹,還派了社會部的康部長過來幫忙。。。。。。
康部長後世惡名昭彰,但由於這個時空的整風運動是由xìng格溫和的張浩總負責,因此康部長一方面沒法像歷史上那樣造成多少冤案,升遷的速度也比歷史上慢了許多(王明早早被打倒,令其歷史上關鍵時候選對陣營的功勞沒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與胡衛東這位常委之下的第一人根本沒法比,所以胡衛東根本不怕他瞞著自己藉機亂來,要知道歷史上這廝雖然幹了不少壞事,卻從沒樹過強敵,絕對是人jīng中的人jīng,要不然以他累累的罪行,又怎麼可能得以善終、並且死去多年之後才被清算?
而另一方面,康部長人品雖然不好,但在諜報安全和內部整肅方面的確有著卓越的才能,歷史上改開初期對康部長重新評價了之後,他所制定的安全保密制度很自然地跟著被推翻了,結果其後短短几年就發生了比之前幾十年加起來數量還多的重大機密外洩事件,不得不重新恢復成他當年制定的一些安保制度,其才可見一斑。事實上,也正是有了這個“壞人”的幫忙,胡衛東整肅風氣的行動才能最終取得成功,否則以他骨子裡還只是一個科技專家的有限心機,加之行政系統又不能像軍隊一樣令行禁止,胡衛東不被下面那些幹部玩得團團轉才怪。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康部長還幫中原解放區改革了安全保密制度,自此以後中原解放區、特別是軍工系統,再沒發生過一次大的洩密事件。。。。。。
雖然如此,但胡衛東出於對康部長人品的擔心,還是將制度定得很死,儘量不給他個人cāo作的空間。由於歷史的教訓,胡衛東嚴查弄虛作假集中在資料統計方面,他規定抽查率一般不得低於十分之一(連續三年沒出任何問題的地級行政區或者省級直屬部門可以降到二十分之一、連續五年沒出問題的可以降到五十分之一。),統計資料與實際值的偏差超過一成就將被記錄在案列為重點關注物件,偏差超過20%、或者偏差超過15%且無有說服力的理由,則將被定為“弄虛作假”,如果又造成了嚴重的損失(造chéng rén員傷亡或者嚴重經濟損失),則使其具體情形從重處理,最大可以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即便沒有造成嚴重損失,第一次“弄虛作假”被發現後,違紀者也將被處以黨內jǐng告處分,並且要離崗接受為期一個月的政治思想教育,期滿後重新安排工作,原則上級別不得高於之前的職務(一般都會降個一級兩級)。而如果是第二次“弄虛作假”被發現,若是造成損失,則罪加一等,即便沒有造成損失,也將被撤職並開除黨籍(除非以後能夠證明此罪不實,否則以後立功再大,也只能當個黨外人士了。)。。。。。。
注1:其實建國初期的幹部覺悟並沒有後世以為的那麼高,只是中國人從眾心理很強,在大氣氛的影響下幹部們很自然地隨大流而已,此外嚴刑峻法和群眾監督也是很大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