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攻擊不到的死角,那就是高層建築上部的樓層,因為雲爆彈基本都是在地面附近爆炸,基本十幾米以上的地方就影響不到了,而巷戰中對守軍威脅最大的單兵雲爆彈更是沒法從街道上直接攻擊到較高的樓層,因為樓層越高、傾角就越大,大到一定程度之後,雲爆彈就肯定會被陽臺之類的凸出設施擋住而沒法鑽進窗戶殺死裡面的人了,而且單兵雲爆彈是採用類似火箭筒的設計,對上方攻擊時精度很成問題。
即使德軍攻入大樓內部,雲爆彈也依然沒法用來對付佔據了上層的蘇軍,因為德軍所用的雲爆彈是較為落後的二次爆炸機制,而第一次爆炸散佈出來的可燃蒸汽又比空氣重,在平地使用的時候這是個優點,因為它可以減輕爆炸前燃料空氣炸藥的散逸,可是在樓道里就麻煩了,它在爆炸前會順著樓道向下流動,因此炸到德軍的可能性遠比炸到蘇軍大得多,何況由於雲爆彈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在樓道內的衰減極小,只要德軍敢進樓道,被其誤傷的機率本來就相當大,而以蘇德戰爭迄今為止雙方的懸殊交換比來看,就算是一換一,蘇軍也算是大賺了。。。。。。
注1:蘇聯歷史上的很多經典武器都是他力排眾議後定為制式裝備的,而對於很多錯誤的武器設計思路,斯大林也是較早意識到問題的,比如坦克多炮塔的設計就被他嘲笑是“百貨商店”,後來t…34才有了出頭之地。。。。。。(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一章 血戰莫斯科(下)
ps: 感謝書友“我對本書讀後感”的打賞,繼續求推薦票^_^
因此斯大林命令蘇軍步兵儘可能地上到5層樓以上,從視窗探出來對街道上的德軍發起攻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大威力的防禦型手榴彈從高層丟下後基本都在空中爆炸,給街道上的德軍官兵造成了巨大的殺傷。而且這種打法還令德軍的坦克等裝甲車輛薄弱的頂部暴露在蘇軍的火力下,即使是強大的獅式坦克也有多輛被蘇軍的步兵反坦克武器擊毀,令德軍主帥曼斯坦因氣得暴跳如雷。雖然德軍很快就採用防空坦克掃射、狙擊手嚴陣以待等各種辦法進行了剋制,但是雲爆彈發揮不出作用,還是令德軍的傷亡遠比預計的大了許多,更重要的是,德軍為了清除這些“危樓”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此外,古老的街壘戰術也因為建在相對開闊的環境下、可以大大削弱雲爆彈的殺傷效果、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阻滯德軍,甚至就算被德軍攻破後,德國人也得將其拆毀才能讓坦克過去,這就為莫斯科群眾的撤離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即便如此,雲爆彈依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即使不考慮特殊殺傷效果,單兵雲爆彈的威力也不遜於一枚120mm口徑的迫擊炮彈,而使用起來卻極其靈活方便,令那些依託街壘層層阻擊的蘇軍蒙受了慘重的損失。而街道兩側高樓上的蘇軍雖然起到了奇兵的作用,但也因此自陷於孤立無援的狀況之中。面對德軍區域性優勢兵力的進攻,這些釘子最終一個個地被其拔除,儘管他們苦戰的目的——“爭取時間”還是達到了。。。。。。
但不管如何,第二次莫斯科戰役還是令德國人永生難忘,蘇軍行之有效的戰術和戰鬥至死的頑強令德軍付出了超出想象的巨大代價,而不少沒來得及撤離的蘇聯平民頻頻拉響戰前下發的手榴彈與德軍同歸於盡的壯烈之舉也令德軍直到戰役結束後都依然心有餘悸。
最終德軍苦戰了一個月後才佔領了莫斯科全城,累計消滅蘇軍逾10萬人,但是德軍自己也付出了超過30萬人傷亡的沉重代價,其中戰死的人數多達5萬餘人,巷戰的殘酷也由此再次得到了證明。更令德軍難以接受的是。莫斯科的絕大部分平民都平安撤離。甚至就連莫斯科軍區的蘇軍主力也大多撤出儲存了有生力量,同時還及時毀掉了莫斯科的大部分工廠,德軍等於只是佔領了一座沒多大用處的空城,與歷史上的拿破崙如出一轍。這令曼斯坦因心中隱隱不安。
而很快又有一個令曼施坦因惱火的訊息傳來。一些德軍、特別是黨衛軍的部隊因為在巷戰中損失太大。戰後將怒火撒向了城內沒來得及撤走的蘇聯平民而對其大肆屠殺。加上莫斯科市民撤離過程中被德國空軍轟炸造成的損失,蘇聯在第二次莫斯科戰役期間死亡和失蹤的平民人數多達二三十萬,可是德軍的暴行卻進一步激發了蘇聯軍民對侵略者的仇恨。此後德軍更難抓到俘虜,而戰鬥的損耗也越來越大。。。。。。
但這都是以後的事,對於1944年的盟國來說,蘇聯的國都莫斯科陷落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而德軍首次在戰場上使用的噴氣式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