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就會大幅削弱,到那時英國本土被迫停工了超過一年的造船工業就可以恢復運轉,進一步增強盟國在產能上的壓倒性優勢。而英國皇家海軍能夠重新出海作戰。也可以給之前孤軍奮戰的美國海軍提供很大的助力。
此外,美國大部分主力艦都是在東海岸的造船廠建造的,現在巴拿馬運河不通,如果要先對付亞洲的日本。這些軍艦就得繞道美洲南端。行程上萬公里。需要多花至少一個月時間,美國海軍的將帥們雖然很少有人看過《孫子兵法》,但是“兵貴神速”的道理不可能不懂。
而且美國東海岸的艦艇若要進軍太平洋。中途還得經過之前已經加入軸心國的阿根廷,阿根廷雖然國力遠遠不如美國,但好歹也是南美大國,這一年多來又在德國的支援下建立了一支實力不弱的現代化空軍,光是可以隨時出動的作戰飛機就有一千多架,即使美國海軍現在已經恢復了實力,在勞師遠征、補給線還會受到德國潛艇頻繁騷擾的不利狀況下,想要不付出多大的代價、不花費多長的時間就佔領阿根廷,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事實上,美國政府也更傾向於採取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阿根廷這個牆頭草,同時也一直在竭力勸說南美頭號大國巴西入盟,只是之前盟國的形勢太糟,所以並沒有收到什麼效果,從這一點來說,先借德國公海艦隊祭旗、讓拉美國家見識一下美軍的真正實力,本來就很有必要。
再加上蘇德戰場傳來的壞訊息令羅斯福多少有些擔心蘇聯人撐不住而與德國人私下媾和,因此即便暫時還無力開闢第二戰場、能夠在海上重創德軍,也可以鼓舞蘇聯等盟友的信心,讓他們繼續堅持奮戰。所以最終羅斯福同意先在大西洋上教訓德國人,同時繼續催促巴拿馬運河船閘的修復工程加快進度,運河不通的話,美國地跨兩洋的優勢某種意義上反而成了劣勢,也難怪羅斯福如此著急。
而由於此前兩次遇襲的教訓,美國政府不但將派駐巴拿馬的總兵力增加到10萬人,而且在巴拿馬這個彈丸小國近乎瘋狂了修建了好幾十個軍用機場,先後進駐了3000架飛機,更重要的是,美國人現在已經有了自己的預警機,而且因為擁有更先進的雷達技術和大得多(尤其是和尺寸嚴重受限的艦載預警機相比)的飛機平臺,效能上比日本海航的更加先進,鬼子想要再次成功偷襲到巴拿馬,已經是難比登天了。。。。。。
事實上,也正是由於有了預警機,並且自信效能超越軸心國一方、可以確保先敵發現,美國海軍才能夠下決心在大西洋上尋求決戰,否則萬一德國飛機先發現美軍艦隊,到時候肯定直接就被嚇跑了,這決戰還怎麼打得起來?而如果是在艦隊還沒集結完畢時碰上,更有被其各個擊破的危險。。。。。。
但是美國人卻不知道,德國糾正了錯誤研究方向後,雷達技術進步的速度絲毫不比他們遜色,而大型飛機方面德國雖然確實比不過美國,美國將c…54大型運輸機改成了預警機後甚至可以從陸地上起飛為大西洋上的美軍艦隊提供服務,完全彌補了航母上面沒法搭載大型預警機的缺陷,但是德國人卻極具想象力地將雙髮型的轟…1改為了預警機,雖然它的尺寸較小帶不了太大的雷達,但它是木質結構,雷達波反射率相對低很多,因此實戰中反而能夠在美軍預警機發現它之前發現疑似是美軍預警機的較大空中目標而通知本方的艦隊進行規避。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為了充分發揮這一優勢,對這款艦載預警機的機載雷達也進行了造型最佳化,進一步減小了雷達波反射率,德國人的科研人員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無意中竟然成為了這個時空隱形技術的先驅。。。。。。
值得一提的是,雙發重型艦載機的技術並不是德國人自己研發出來的,而是當初法國海軍的研究成果,魏格納上臺後很重視吸收佔領區、僕從國和盟友的科技成果,這就是其中之一。歐洲領先世界數年積累下來的底蘊可是相當驚人的,歷史上的德國如果也能充分利用好,怎麼也不會輸得那麼快。。。。。。(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上)
ps: 感謝書友“絕魄”的打賞,繼續求推薦票t…t
正因為自信可以先敵發現,再加上間諜偵察來的訊息報告說美國海軍部署在東海岸的主力艦僅有10艘(雖然魏格納知道實際的數量可能比10艘要多,但他還是低估了美國的保密能力,以為最多也就十二三艘,更低估了美國新型主力艦的強大。),所以魏格納並沒有出於忌憚美國海軍的壓倒性實力而改變公海艦隊的作戰思想。第二次北大西洋海戰正是在這種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