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家也不少,年夜飯是要吃的(好是好不到哪裡去了),爆竹也是要放的,雖然比平常年份放的少。
看著外面解放軍陣地炸響的爆竹映紅了半邊天,城上那些守軍極為羨慕。不過大過年的,既然解放軍玩起了爆竹,自然不會與城裡清軍打仗——從除夕下午開始,時斷時繼的炮擊就停頓下來。城外不開炮,城裡守軍也是不會浪費自己原本就不多的炮彈的。
大年初一,天漸漸亮了起來,鵝毛大雪還在飄落,響了整夜的爆竹聲漸漸稀落下來——也許那些放爆竹的現在都進入夢想了。
高聳的城牆上,守軍士兵縮著脖子,攏著手小跑著踱來踱去,時不時朝外面張望一眼,外面一片雪白,解放軍士兵費了很大勁,挖出來的那些壕溝現在都讓皚皚白雪淹沒了。一些低矮的雪丘仿似一座座墳堆,也許這些雪丘本身就是墳墓,專門埋葬死在進攻太原城計程車兵。
看著墳堆,城上守兵士氣就低落幾分。外面的解放軍死了還有地方掩埋,他們要是死了,連個埋的地方都沒有,要不是聽說解放軍俘虜政策變了,恐怕這座城市現在已經沒有一兵一卒了。
在城上守兵眼裡,外面那一座座墳堆,現在一根根鋼鐵製成的炮口緩緩伸了出去。
“各就各位目標,正前方爆破彈預備開火!”
早上七點整,灰濛濛的天空下,隨著一聲大喝,轟隆聲不絕於耳,無數發炮彈如同流星般朝太原城飛了過去。
第二部鐵與火之金戈鐵馬第二十章'目錄引索'
“這位就是司令員您一直唸叨的海軍中尉羅雨辰。”
一身雪白海軍軍服的羅雨辰上前一步,充滿敬意行過軍禮,很是崇拜道:“首長您好,很榮幸再次見到您。”
“呵呵,很高興見到你,坐吧,請坐我們以前見過面嗎?”
楊滬生坐下仔細打量側身在自己旁邊坐下的羅雨辰中尉。
很精神的一個小夥子,這是羅雨辰給楊滬生的第一印象。一張國字臉,寬闊的胸膛,肌肉將軍服支撐開(楊滬生當軍人這麼多年了,除了大腿上有些肌肉,胸肌什麼根本沒有。),看起來至少比楊滬生要像一名軍人了。
也許是海上旅程太長了,羅中尉臉顯得比較黝黑——當然是和絕大多數中國人相比,他那種黑與解放軍外籍兵團來自莫三鼻給的馬庫阿人比起來,簡直白的不能再白了。
羅雨辰一臉尊敬回話道:“首長您忘了?一八六二年五月二十日,在溫州甌江碼頭,我們踏上到英吉利路途時,首長在碼頭專門給我們講過話的。當時首長說中國未來現代化的海軍就是從我們開始。那些話我們這些留學英吉利的學子沒有一人忘記。”
“嗯,是有這麼回事。都這麼多年了,難得你還記得。”楊滬生臉上笑容十分燦爛。
這個羅雨辰就是楊滬生派出第一批到英國留學學習海軍的人才。
自從解放區與英國結束戰爭狀態後,在英國的這些留學人員從地下光明正大回到了地面上。一方面解放區與英國在香港進行全面正常化暨擴大貿易談判,另外一方面,解放區的留學人員又到英國學習西方先進知識,這讓自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先進、最文明的英國人對解放區大有好感。
和平演變並非二十世紀美國特產,實際上英國人很早就開始用和平演變來改造世界了。現在人家跑到自己家來,請求接受您的改造,這自然滿足了英國人的虛榮心。當然,中國海軍鄭和號在大洋上給予英法兩國打擊,這也是讓英國人很是尊敬中國海軍人員。以一艘千噸戰艦,能搗騰的英法兩國海軍艦隊幾個月不得安生,這樣的事情可從來沒有過。
至於前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因為他的不謹慎,造成大英帝國與一心想要跟英國保持友好關係的中國解放區發生刀戈相向這樣不愉快的事情,他的官職自然無法保留,被招回國內述職。回國後也不知哪家報紙(十有八九是獵奇小報)掀露密聞般,捅出這個卜魯斯收受了清廷官員(奕訢)大筆賄賂,讓英國人白白替清廷送死。
一家報紙當了頭條,用不了多少時間其他報紙也會刊登出來,三人成虎,讓你想辯駁也不知如何辯駁。幾百年沒打敗仗的英國人現在正極為不爽,突然有了替罪羊,卜魯斯就算想辯駁,也不會有人聽他的了。
大批茶葉、絲綢透過香港(其他口岸也能出口,只是透過其他口岸出口,英國人少賺了一筆過關費)源源不斷運送到英國,這些商品幾乎是免費的,條件只有一個,那就是在英留學人員能登上英國軍艦實習,並且在學成後,返回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