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遠交近攻之計,與西突厥、薛延陀接好,貞觀三年,太宗派李靖、李勣、柴紹、李道宗、衛孝節、薛萬徹統率忠勇唐軍十餘萬分路進擊,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親率輕騎三千人自馬邑出其不意進至惡陽嶺,與夜間突襲定襄突厥軍,將敵人擊敗。自稱擁有百萬騎兵的頡利可汗以為李靖到,唐軍主力就到,率領數萬餘部倉皇逃竄,後李靖率領唐軍殲滅頡利部隊,俘獲十餘萬人,東突厥滅亡,西北諸藩稱唐太宗為天可汗。在消滅了東突厥後,唐太宗先後以李靖、侯君集、阿史那杜爾、程知節、蘇定方統兵西進,臣服吐谷渾、高昌、焉耆、龜茲、于闐、西突厥,在那裡設定北庭大都護府、安西大都護府,這些地方就是我們現在的新疆省、西域省所管轄地域。在平定突厥、西部諸藩國同時,大唐還平定了東部邊疆,在東北分別設定了松漠都護府、饒樂都督府、室外韋都督府、勃利州、黑水都督府,唐高宗時,又在現在的朝鮮設定安東都護府,如此方確定我今日中華大致版圖。如沒有漢唐先帝開疆拓土,今日中國不外黃河、長江一隅,哪有現在縱橫萬里,無可爭議為世界第一強國?
漢唐豐功偉業已經是過去的榮耀,我們在自豪的同時,也要看到屈辱的宋朝。宋朝我國國力不可謂世界首富,然當時宮廷為了利百代,實行養兵彌亂,為了消除叛亂隱患,朝廷給予士兵優厚的待遇,軍隊中年老體弱者,比比皆是,龐大的軍費養活了一支弱師羸旅,與遼、西夏、金、蒙勁騎交戰中十不抵一。那些士兵就很有你們今天表現的樣子。
從漢唐與宋之間對比,強國者首先強兵,兵不強,則國不寧。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要以為你們一個人體弱沒什麼關係,如人人都抱了同樣想法,請問,國家由誰保衛?難道亡國奴就那麼好當嗎?看看今日非洲黑人,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那些殖民者可以任意將他們販賣給別人當奴隸,不知在場的各位,誰想當奴隸?
今天我們幸福的生活,那是千百萬先烈用熱血和生命換來的!七十年前,珠江口一聲炮響,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開啟,對中國來說,這些西方列強比匈奴、突厥、女真威脅性還要大,真要讓他們進來了,中國以後將國無寧日,民無生路了。一八六八年新中國的建立是中國人在歷史程序中迎來的又一次歷史機遇,而這種機會,需要你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要爭取的是在世人面前重現漢唐盛世,而不是當新時代的宋朝,不然你我就是死了,子孫後代也會指著我們說:看!中國之所以衰弱,就是因為這些人太無能、太軟弱!
如果你們還想要當個男子漢,想要為國貢獻出自己微薄力量,那麼就請把頭抬起來!像一個男子漢挺起胸膛,敢於承認錯誤,勇於改正缺點。從現在起,全身心投入到軍訓,讓軍訓把你們鍛鍊成真正的男子漢!德國首相俾斯麥在一八六二年九月二十九日以普魯士政府首腦的身份第一次出席普魯士議會的財政委員會時,他說了一段很著名的話,俾斯麥是這樣說的:“德意志的未來不在於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在於強權,普魯士必須儲存它的實力,等待良機,這樣的良機已經錯過了好幾次。普魯士的邊界現狀與正常的國家生活是不相適應的,當前的種種重大問題不是演說和多數議決所能解決的——這正是一八四八年和一八四九年所犯的錯誤——要解決它只有鐵與血!”不錯,這是俾斯麥對普魯士人所說的,但這樣的話對我們中國人來說又何嘗不是?難道我們就滿足現在這樣的邊界現狀嗎?地球上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只能生活在不到地球十分之一陸地上,太擁擠了,太殘酷了。對我們來說怎麼辦?只有鐵與血!我們要與我們人口相適應的土地和海洋!難道這不是你們的理想嗎?難道你們不希望看到地球上所有大大小小的國家稱我們是“天可汗”嗎?難道你們不想讓別的國家人羨慕你們嗎?學習漢唐天朝大軍,鍛鍊你們的精神,強壯你們的體魄吧!祖國需要你們堅定的意志,人民需要你們強壯的體魄。為了讓所有筲小聽到中國就膽怯,現在就投入軍訓!各班教官將學員帶開!”
“初三(一)班注意!跟著我,向右——轉!齊步——走!”
“高二(四)班注意跟著我,向後——轉!”
草坪各處都傳來部隊分配到各班教官的洪亮聲音。隨著教官命令,各班學生散開了。
“高一(三)班注意了!向右——轉!右邊,不是左邊,快一點。齊步——走!”
程明海說話時,王林斌光顧著哀憐自己那可憐的雙腳,走了二十來里路,吃飯的時候什麼感覺也沒有,吃好了就覺得痠痛,剛才聽訓斥時,他感到腳上傳來鑽心的疼痛,低下頭抬起腳一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