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1 / 4)

魃�畹敝腥セ蚓鉤�剿�塹那懊嬡ァ!�

盧作孚深知,若想實現自己的這些理想,必須在民生公司的經營過程中,不斷探索,進行一系列的創新和實驗,形成民生公司管理上的獨特風格。

盧作孚認為:必須在民生公司強調物質建設和社會組織上的現代化。現代的物質建設,就必須有現代的技術和管理,把握了技術和管理這兩個武器,才可以推動事業跑到時代的前面去。10年後,盧作孚的這種夢想——一個大型企業管理體制便告形成:第一,有了一個大體適應近代大型航業經營的管理機構,完成了企業經營的組織建設;第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企業內部井井有條的工作秩序。

他在民生公司未來發展設想中寫道:“組成在總經理集權領導下,由分工不同、層次不同的部門整合的總公司,歸口統一籌劃、指導、管理、監督整個企業的人事、財務、行政、技術、經營各項活動。總公司下設分公司、辦事處、代辦處以及各個附屬企業和單船等相對獨立的基層單位,構成一個左右、上下之間,互相協調,分工合作的有機整體。

“在總公司內部,除各職能業務部門外,專設諸如人事委員會、設計室、稽核室之類機構,用此指導、監督、制約各職能部門,避免漏誤和濫用職權。嚴密的系統方能保證企業領導的意圖得以迅速、準確地貫徹實現。公司建立一套規章制度,用以規範每個部門、每個職工的工作,使每一工種、每一崗位、每一作業過程,都有章可循。

“採行會議制度,在思想上可以互相影響,情況上可以互相明瞭,免除隔閡;辦法上可以密切領會,聯絡一致,可為全部計劃及管理集思廣益是促進事業唯二方法。”

一連幾天,盧作孚一直蜷縮在這座寒冷而又寂寥的破舊廟宇裡,忍受著飢寒,抵抗著零下30多度的嚴冬。他無法與家人分享過年的喜悅,在黃昏與黃昏之間思索、奮筆疾書。現在,一切僅僅是個開始,他的腦子裡出現了一座房子的模型,這個巨大的模型正支在他的頭頂。他忽然想起曾國藩和李鴻章,其功過若單就中國近代工業發展來說,功遠大於過!

他再次因過於激動而難以入眠。儘管睡眠在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睡眠於他,無異於穿衣可多可少。幾天來,他或趴在桌上小想一會,或是閉目養神少許,直到又一個黃昏的到來。

黃昏悄無聲息地再度降臨,他復又提筆,沉入那巨大的金色夢想之中。

隨之而來的是技術建設和技術管理。眼下創辦一個機器廠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為適應近期提高船舶營運率及遠期加強技術建設的需要。其後是創造條件,把技術研究和技術管理引向深入。總公司設駕駛研究委員會、船舶機器研究委員會,對宜昌和上迄嘉敘的航道進行詳細考察,寫出報告,繪製河床圖,編寫出《長江上游宜渝段航行指南》和《駕駛須知》等技術性檔案。還要寫一份《川江船舶安全問題研究報告》,計算並繪製出各船安全裝載圖表等等。

一個巨大的光圈,最初使人眼花繚亂,現在,盧作孚已看到了它的核心。自己所提倡的一切,都離不開人的因素,一個人須有理想,一個企業需要精神。人的問題又擺到了他的桌面。

盧作孚認為,實現現代化,根本在先解決人的問題,解決人的訓練問題。因此,必須要求人們圍繞著整個理想去活動,而尤其要求活動產生於思想。

民生公司草創之初,形成一個能吃苦、能辦事的精幹集體。他們是一群絕不畏事苦、亦絕不計較待遇的事業上的良友。正是依靠這種精神,破廟立業。此乃民生精神之基礎。隨著公司的發展,職工的來源、素質和管理,也就更加成為企業建設中十分重要的內容。眼下民生公司的高階職員,多是由公司訪求、招聘,或是由學校、機關推薦、甚至重金禮聘來的,因而羅致了不少在造船、機械、航海、海商、經濟管理等方面學有專長、頗負名氣的人才。但一般員工大都是透過公開招考錄取,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並不能說明熟悉航業業務,必須要搞一些短期集訓。業餘教育之類,以提高文化水平和業務素質。部門經理以上的高階職員,必須達到90%受過高等教育,還要吸收一小部分留學生。只有這樣一個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領導層,才能吸取近代資本主義的企業管理方法,改進經營管理;而全員的教育普及,則有利於先進管理方法的推廣和普及。

盧作孚所標榜的“民生精神”並無確切的定義,但大致可歸納為幾個方面:

一是實業救國和愛國主義思想。19世紀末,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