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2 / 4)

頭腦有現代整個世界那樣大,能在非常明瞭世界的狀態下決定自己的辦法;第二是要他們的問題至少有中國那樣大;第三是要他們在可能的範圍內創造一個現代的物質建設和社會組織。關於人的訓練問題,他曾專門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秘書伸手在公文包裡掏出一張報紙,遞給劉湘。“這是盧作孚先生結合自己在北碚的工作經驗寫的,我帶回來一張,你看。”

劉湘接過報紙,一行醒目的大字豎幅標題躍入眼簾:

《中國的根本問題是人的訓練》。

他不由輕聲念出聲來:

“為解決鄉村建設所需人才,須採取兩個途徑,即‘大才過找,小才過考’。根據事業的需要”

盧作孚對人才之重視無與倫比。如同他曾經兩度為官辦教育一樣,四處蒐集人才。他每到一地,人才就匯聚一堆。在北碚也是如此。他尋求的人才中,有擅長民眾教育的,也有會園林藝術的;有教育專家,也有金融裡手;有懂經營管理的,也有會科研技術的,應有盡有。這些人才,來自五湖四海,大多是慕名而來,還有一部分是為尋求中國出路而來的有志之士。其中包括外國人才:法國人傅德利(昆蟲學者)、丹麥人宋而慈(鐵路工程師)、留學國外的唐瑞五(工程師)等等。

劉湘怎麼也不明白,盧作孚在經費緊張,困難重重的情況下,竟然能夠把形形色色的人都召集到一起。

“盧作孚在北碚搞了個訓練基地,設在公共體育場東端的一座一進三大間的草房內。兩邊各寫著一丈見方的五個大字:“忠實地做事、誠懇地對人。”

秘書把自己的所見所聞一點不漏地彙報給劉湘:

“訓練的內容,首先是紀律,還有政治知識、思想品德和業務知識。並且要經受社會服務的實習,都要經歷險阻,吃盡苦頭,目的在於養成他們的堅強意志、健康的體格、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生活作風”

劉湘聽完秘書彙報,連聲稱讚道:“難得的人才!棟樑之材!”

正當劉湘對盧作孚讚不絕口的時候,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全北碚的老百姓異口同聲地罵起這個不嗜菸酒、衣著樸素、和藹可親的峽防局長來。

“你們峽防局的人打了菩薩,不怕上天報應嗎?你們這些遭雷劈的!”

這還是比較溫柔的罵法。

有的人竟指名道姓地罵。

老頭老太太更是如喪考妣,捶胸跺足,呼天喚地,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又哭又叫。

原來,盧作孚要辦學校、公共圖書館、醫院和公用設施,苦於沒經費,無錢蓋房子。北碚老百姓很窮,他不忍心攤派;辦實業一時半晌又不能奏效。思考再三,決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動員峽防局和學生隊一口氣將北碚的8座廟宇神像砸了個精光,準備用來做公共設施用房。

他說:“北碚才800多戶人家,3000多人口,卻修了8座大廟,老百姓連房子都沒住,卻讓這位泥巴石灰像佔著這麼好的地方。現在,讓我把它們請出去!”

沒想到,千百年來根深蒂固盤踞在老百姓頭腦中的迷信、愚昧、保守等封建思想一齊向他開火了。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聞訊後,跌跌撞撞地衝到峽防局門口,指著盧作孚的鼻子:“老天會報應你,叫你不得好死!”

盧作孚笑了笑,沒事人一般。

峽防局計程車兵氣憤地說:“盧局長,你可是我們這裡的父母官,怎麼說也是官府,哪能讓人隨便罵。我們抓他幾個,煞煞他們的威風!”

盧作孚搖搖頭:“不能怨他們,應該怨幾千年的封建思想。”

熊明甫副局長感到事情嚴重:“要不要開個民眾大會?”

大會在公共體育場舉行。

盧作孚不氣不惱,以理服人。

“廟裡的菩薩是什麼?只不過是泥巴和草塑的,人想怎樣塑它就怎樣塑它,假若屋頂漏雨,淋在它身上,還不是照樣啼哩嘩啦垮坍下來,有什麼可怕!可怕的不是廟裡的菩薩,是我們心中的菩薩。它在我們心裡壓了那麼久,幾百年,幾千年!必須打倒它!不打倒它,就不能建設美滿的三峽!”

會後,峽防局張貼布告,規定:“凡測字算命、觀亡相面、跳神圓光諸色人等,亟應一體革除。”佈告內容還有質問:

“如謂巫覡可通鬼神解災者,星命可以知吉凶,應有災皆解,何以到處還有病死、窮困無告之人?”

自此佈告一經貼出,即派士兵巡邏,宣告,對職業迷信者,一經查獲,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