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家自己的事都不肯打官司,如今為了他們的事打了這大的一場官司,這種思德豈同小可?三家日後焉能不極力圖報?正是官司險要,難打,卻仗義地替別人打贏了,在官商相對立的心態中,實是大大地維護了商界利益,古耕虞在商界中的威望還能不因此而大幅度地提高?根基還能不因之而更加穩固?而在巧妙地調動起的官打官中,也更增進了他的深層認識與社會能量。因此說這場官司的最大贏家應該是古耕虞。人心、人望的價值不是有數的金錢所能衡量的。

緊接著,古耕虞又主動與這三家達成協議,四分天下:重慶百分之七十的豬鬃出口量歸古青記經營,餘下的由三家均分。並在和祥號的一再懇切的敦請下,古耕虞兼任了這家已基本喪失了實際市場能力的商號經理。從此穩定了局勢,有了照應,使這三家得以從半昏迷狀態中復生,重操起正常故業,也因此而漸漸地成了古青記可靠的經營夥伴與忠實的競爭友軍。

扶持,也是一種競爭手段。扶持與已有關的同業,維護同業利益,同時也等於維護了自己的利益。結成一體互相關照,利於對外,也利於對付當時的舊官府,這也是生存競爭。因此說扶持不但也屬於競爭範疇,而且是競爭的一個不可忽略、不可缺少的側面。

在經營中壯大,在奮鬥中抉擇

運用資本,必須像鋼琴家演奏鋼琴,美術家運用畫筆,要有高明的節奏,要有神來之筆,總之要講究藝術。

古耕虞是這樣強調的,他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

從讀書時起,一方面格於父命,一方面出於素心,他就很重視經商之道,在南通讀書時,除了有關的課業外,他傾注大力地讀了《富蘭克林傳》,更認真地研究了《福特管理》,從中汲取有益的經營之道,也自然受益匪淺。給他印象最深、對他日後經營很起作用的是亨利·福特的綜合經營與流水線制度,那把一切汽車工業活動都控制在握的手段,那將汽車從生產到銷售都壟斷成一體的組織,使古耕虞學到了現代化經營的彀要;那裝配線制度,自一九一三年建立起便發生了奇妙的作用,配合緊密的流水作業結果,使成本降低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從而才使著名的T型汽車成本價格由每輛九百五十美元飛快地降為每輛三百六十美元,也只有有了這大幅度的制度增值,福特才得以將工人的最低工資從每日二點四美元提高到五美元;才得以將九小時工作制改為八小時工作制,如此的良性迴圈,也才使他得以洋洋自得地自詡:他與工人“利潤分享”!這都對古耕虞經營之道有著重大的啟迪與借鑑作用——福特在美國能為,我古耕虞在中國也能為!

此時,他也從經濟學角度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自也獲益匪淺。

接手古青記以後,更是刻意鑽研並且善於從師。前文提到的廖熙府就被他當成是良師益友。此人不僅精通豬鬃業務,而且極擅經營之道,又因受其師古槐青的“託孤之重”,可以說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地傳教與輔佐古耕虞,古耕虞也對其格外敬重。儘管此人持教特嚴,脾氣特大,動輒責罵古耕虞為“敗家子”,僅因古耕虞忽略了春節的對聯,他就罵不絕口,甚至拂袖而去,古耕虞卻一直小心謹慎地敬重他,恭恭敬敬地聽他的教誨,走了,就帶上廖熙庸最喜歡且認做乾女兒的古耕虞的生女登門負荊,誠請其回就重任,直至古耕虞八十高齡提起此人,他仍以十分敬重的神態與口吻稱這位“師兄”為“師傅”。

古耕虞的從學是廣泛的,哪怕常人、路人,哪怕為人所輕的人,只要有商業專長,他就虛心討教,他的一整套的外貿知識,最先就是從一個名聲很不佳的英國捐客處學來的。為了學這套知識,他向這位具有甚為豐富的外貿知識的洋捐客多次虔誠討教,取得了好感,結果將所掌握的全套知識,從報價、發價、提單、裝船一直到電報密碼種種關目與細節全部教給了他。特別是密碼,是國際貿易中一門重要學問與一種關鍵手段。

國內、國際的經營之道熟諳於胸,再經融會貫通,昇華為他特有的本領,他就開始駕馭起“鋼琴”,揮灑開“畫筆”,彈奏出一支比一支動聽的樂曲,勾畫出一幅比一幅悅目的畫圖。

創直接出口的第一奇蹟

他一步跨越萬里,衝破重直障礙,一舉而創直按出口的奇蹟,並很快在國外市場站穩腳跟,進而迅速壟斷了豬鬃出口的主要市場——靠的只是他的才智與本領。

滿清的腐朽,列強的蠻橫,使舊中國的主權幾乎喪失殆盡,一切經濟命脈幾乎完全控制在列強的手中,中國人想要富裕談何容易?到了國民黨時期,雖說作了些表面文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