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治軍很嚴,晚上防衛十分嚴密,反將三人殺得大敗。石苞、李松、張才三個人沒有逃出城外,卻逃到宮中去找石鑑尋求庇護。他們也不想想,一個傀儡皇帝能護得了他們麼?石閔、李農緊跟著就殺入了宮中。
石鑑嚇壞了,急中生智,殺三人滅口,然後走出來對石閔、李農說道:“你們來得正好,我替你們把這三個作亂的人都殺了。首級在這裡,你們回去吧。”石閔、李農知道是石鑑指使,但找不出證據,只好回去,不過更加小心防備。
石鑑並不甘心就這樣被人操縱,他知道龍驤將軍孫伏都、劉銖與石閔、李農有仇,便又密召二人來到密室,拉著兩個人的手,請求兩個人為他除去國奸。
孫伏都、劉銖說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三千羯族死士,卻因為師出無名,不敢輕舉妄動,現在有了皇帝的密詔,終於可以一戰了。於是當夜率三千精兵再攻琨華殿。石閔只是防備刺客,卻沒想到這回石遵派了武器精良的王牌正規軍前來,自己在琨華殿只有一千護軍,他急問李農怎麼辦。李農道:“現在兵權都在您的手中,許多將領都只聽您的話。您只要下一道命令,千軍萬馬立時調來,還怕他三千人麼?”
石閔這才明白過來,立刻去召偏將軍王簡帶兵來援,自己帶兵堅守琨華殿。孫伏都、劉銖雙正在攻取大殿,忽然背後王簡帶一萬人趕到,孫伏都、劉銖大敗,都死於亂軍中。
孫伏都、劉銖所帶的羯族士兵於是紛紛向鳳陽門逃去,石閔和李農帶兵掩殺,直把所有人殺光才轉頭向宮中而去。石閔與李農帶兵進入宮中,石鑑嚇得魂都飛了,故技重施道:“朕聽說孫伏都和劉銖謀反,你們快去替朕討伐。”石閔這回啥話也沒說,囚禁了石鑑,然後開始大屠殺。
前文說過,石閔原是漢人,本姓冉,父親冉瞻原來是乞活軍陳川的部將。石閔名義上是石虎的孫子,其實對石家並沒什麼感情。這一次政變之後,石閔乾脆又改回原姓,叫做冉閔,並下達了讓後世瞠目的“殺胡令”。就是說只要是羯人,無論男女老幼,一律殺死。冉閔頒佈法令:“只要是漢人,砍下一個羯人首級交上來,都有賞賜。”於是到處都在抓捕羯人,別說是高鼻深目的人,就是頭髮略有一點發黃的都被當做羯族人殺死。當然,幾百萬羯胡也不是任由殺戮的綿羊,不會聽憑冉閔屠殺,他們紛紛逃跑。據歷史統計,有數百萬胡人被中原漢人驅逐,氐、羌、胡、蠻等各族兩百多萬,返還隴西或河套等地的家鄉,還有幾百萬胡族甚至遷到中亞。再加上冉閔的屠殺,原來遍佈中原的羯人十不剩一。羯族從嚴格意義上說並不能成為一個民族,它是匈奴的一個分支。但是相比黃種人匈奴,羯族具有十分明顯的白種人特徵。也就是說,如果當年冉閔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種族滅絕,現在中華民族的血統中將有比較明顯的羯人特徵,可能和現在的樣子很不一樣了。
汝陰王石琨帶著兩萬羯兵也從鄴城逃走,跑到襄國投奔了新興王石祗。二人合兵八萬,南下討伐冉閔。冉閔與李農率軍出城將石琨擊敗,石琨帶殘兵逃回鄴城。冉閔本來想留著石鑑作為要挾,但石鑑傳密信向姚弋仲求援,讓冉閔發現,遂殺石鑑,並且把石虎的三十八個孫子全部殺死。石鑑在位僅僅一百零三日。石虎的後代僅剩下石琨、石祗兄弟二人。
後趙的司徒申鍾、尚書左僕射劉群、中書監盧諶等人勸冉閔稱侯,然後向晉稱臣,做一方諸侯,但冉閔一再推託。尚書胡睦看出冉閔的心思,於是勸冉閔稱帝,冉閔欣然接受,於是登帝位,立國號為“大魏”。史稱“冉魏”。冉閔立兒子冉智為皇太子;以李農為太宰、兼太尉、錄尚書事,封為齊王。
襄國的石祗聽說石鑑被殺,也稱帝改元,任命石琨為相國,姚弋仲為右丞相、親趙王禮。這時各方都派來信使,滏口(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的撫軍將軍張沈,石瀆(今河南省臨漳縣西)的衛將軍張賀度,黎陽的建義將軍段勤,桑中城(今河北省西部平山縣馬山東南部與獲鹿縣交界地帶)的寧南將軍楊群,繁陽縣(今河南省內黃縣楚旺鎮)的鎮南將軍劉國,都表示支援石祗。石祗於是調集所有兵力約十萬,以石琨為帥,南下伐魏。石琨來到邯鄲的時候,劉國等人也帶兵來到,兵馬達到二十多萬。
冉閔見對方兵力比自己多出很多,便派兵去晉朝求援,說:“咱們都是漢人,一起來對付羯人吧。”但冉閔稱帝的害處這時候顯出來了,晉朝大罵冉閔是亂賊,既然稱帝,就是不把晉朝當做正統,將來必為晉朝的禍患。”不但不去幫助冉閔,又派殷浩帶三萬部隊北攻。
李農勸冉閔暫時去掉帝號,向晉朝稱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