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4 / 4)

在這種理解中沒有任何新東西。 舊的基督教的意識在禁慾主義的、敵視世界的意識和為這個世界的文化創造辯護的、將社會形態神聖化的意識之間搖擺不定。我說的則是第三種意識即這個世界的現實變化。在《創造的意義》中關於藝術一章我至少已經講充分了。我所期待到來的新的創造時代不是文藝復興——人道主義式的。 當然,我的宗教—哲學世界觀可以解釋為深化了的人道主義,解釋為對上帝中永恆的人道的承認。 人道是三位一體第二次出現時所固有的,教條的現實核心就在這裡。 人是形而上學的實體,經驗的人的卑下並不能動搖我的這個信念。對我來說,人道的激情是固有的,雖然我越來越深信:對人來說,固有的人道很少。我經常重複地說:“上帝是人性的,人則是無人性的。”信仰人、信仰人道就是信仰上帝,這對人來說不需要幻覺。 我的人道完全優於《論人的使命》一書中所闡述的。 舍斯托夫在寫到我時,甚至說我是哲學家中最有人道的。 然而,關於歐洲人道主義的危機我寫了很多,並且預言將進入反人道主義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法將完善化。我講到人道主義內在的辯證法,在這種辯證法內,人道主義轉化為反人道主義。 人的自我滿足的觀念導致人的否定,導致純粹的人的原理的瓦解,導致力圖形成高於人的東西(“超人”)的原理,達到無可爭辯的降低人的價值的原理。 獸性的上帝代替了人性的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尼采和馬克思對我認識人道主義的存在主義辯證法具有巨大的意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