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部分(2 / 4)

小說:霸蜀 作者:敏兒不覺

只說一些天南海北的見聞,然後魏霸就把這件事交給了虞汜。

郭立到襄平不久,長安的天子詔書就到了遼東。詔書一共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當然是對遼東戰功的嘉獎。有功將士全部受到了獎賞,只有魏霸本人例外。這倒不是說魏霸無功,而是有更大的獎賞等著他,僅是攻佔遼東的功勞還不夠,所以要再等一等。

第二件事就是關於戰略的安排,在遼東大捷之後,針對魏軍兩大軍團換防的情況,丞相府與大將軍府共同研究決定,將主攻方向由東部改變西部,即由大將軍李平率軍出河東,先攻佔幷州,然後水陸四路大軍合圍洛陽。為了能減輕大將軍所部的阻力,不讓夏侯霸馳援幷州,需要車騎將軍魏霸登陸青州,鎮東將軍馬忠向北推進至徐州,平北將軍諸葛恪、衛將軍孟達進入河南郡,予以牽制魏軍。

第三件事關於談判,徵求車騎將軍魏霸的意見,在魏國有國喪的情況下,是以武力奪取好,還是見好就救,答應魏國談判的請求。如果答應談判,條件又當如何才好。

第一條沒什麼好說的,這是魏霸和諸葛亮的默契,只不過是用天子詔書的形式來表達而已。第三件事也不過是形式,談判由丞相府主持,傾向魏霸的大鴻臚費禕都被排斥在外,問魏霸的意見又有什麼意義,不過是走走過場而已。

關鍵是第二件事:諸葛亮要求魏霸登陸青州,牽制夏侯霸的主力,為李嚴攻擊幷州分擔壓力。

魏霸和幾個幕僚一商量,就明白了諸葛亮的用意。這份詔書一發,馬忠和諸葛亮當然不會有異議,肯定會出兵牽制魏軍,如果一來,李嚴就只要面對司馬懿,他再不出兵,就說不過去了。身為大將軍,身為陛下御駕親征之役的主力戰將,在其他各路大軍已經牽制了魏軍最強悍的夏侯霸所部的情況下,如果還不能出兵建功,他還有什麼臉面可言?

可是,李嚴實際面臨的壓力要遠比看起來的要大,諸葛亮不會真的這麼好心,讓馬忠和諸葛恪給他做策應,這幾個人中,真正能出死力的大概只有孟達,可是孟達實力有限,怕是吸引不了太多的魏軍。而實力最強的魏霸遠在青州,鞭長莫及,李嚴要攻佔幷州,面對的壓力依然不小。

司馬懿的騎兵數量的確沒有夏侯霸多,可是他卻不見得比李嚴少,而且他是守,李嚴是攻,先天的又佔了便宜。李嚴要想取得兵力上的優勢,只有增兵一條路,而現在蜀漢還沒有動的兵力只剩下隴右的姜維,可是如果讓姜維參戰,恐怕也正中丞相的下懷。

李嚴是進也不行,退也不行,被丞相逼到了死角。

而他一旦出了潼關,率大軍在外征戰,一時半會的大概也顧不上長安,這也給了丞相重新掌握長安的大好機會。

“丞相果然是長袖善舞,算無遺策啊。”魏霸感慨道。

虞汜不以為然:“可惜,只是在朝堂上。”

魏霸笑了一聲,沒有再說什麼。虞汜也有些無奈。不錯,丞相的算無遺策只在朝堂上,與朝堂上的成績相比,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可是戰場的一切終究只是暫時的,終究還是要回到朝堂上去。在戰場上摧枯拉朽,戰無不勝,在朝堂上卻輸得鼻青眼腫的人太多了。

拿刀的終究玩不過拿筆的。

“提醒大將軍一聲吧,我們現在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希望他能自求多福。”魏霸對楊戲說道:“給長安回覆,就說一切照辦。”

“喏。”楊戲應了一聲,轉身去準備文稿了。

六月中,李嚴率領三萬大軍出了潼關。他回頭看著潼關的城樓,心裡湧起了一股強烈的失落感。他覺得自己不是率軍出征,而是被諸葛亮趕出了長安。他在長安辛苦經營了幾年,好容易有點起色,結果諸葛亮一來,他又兩手空空了。

真是失敗啊。

李嚴細細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真是不幸。與諸葛亮同朝為官,大概是他命中註定一事無成的運數。除諸葛亮,他覺得自己的權謀手段也不差,就算是後起之秀魏霸在這方面也未必比他強。可是一旦遇到諸葛亮,他就覺得底氣不足,不管怎麼折騰,最後都是一敗塗地。

只有聯合了魏霸、馬謖之後,他才有機會取得一些上風。現在魏霸被諸葛亮派到了遼東,馬謖被留在了成都,他的左膀右臂都被斬斷,只靠他自己,是怎麼也鬥不過諸葛亮。

出兵河東,是把兵權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唯一辦法,也是他目前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可是他並沒有因此感到安心,他相信諸葛亮還有後續手段,而他卻不知道這個後續手段將是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