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閣在9月2日下午作出了明確的決定後,哈利法克斯就具體建議,在當天半夜由兩國一同向柏林提出一個限於9月3日上午6點以前答覆的最後通牒。
事實上,四分五裂的法國內閣在上星期經過了重重難關,才勉強決定首先要履行法國對波蘭所承擔的義務。但是,在9月2日,當英國人催促法國人同意在半夜就向希特勒提出最後通牒的時候,甘末林將軍和法國總參謀部卻躊躇起來了。他們認為,如果德國人在西線立刻發動進攻的話,不得不孤軍作戰的將是法國。沒有一個英國兵會來支援他們。總參謀部堅持要求再等48小時提出最後通牒,為的是〃順利地進行動員〃。�
下午6點,哈利法克斯打電話給英國駐巴黎大使埃立克·菲普斯,並對他說,〃英國政府不能再等48小時。法國的態度使英王陛下政府深感為難。〃兩小時以後,英國政府的處境之難已經到了難以支撐的地步,張伯倫在下院站起來講話的時候,大多數議員,不論屬於哪個黨派,對英國方面遲遲不履行它的義務都已經感到極不耐煩。等到聽了張伯倫的發言之後,他們幾乎快按捺不住自己了。張伯倫告訴議會,英國政府還沒有收到柏林的答覆。除非德國給予答覆,並且保證從波蘭撤退,否則英國〃必將採取行動〃。如果德國人果真同意撤退,那麼,英國政府〃就願意認為局勢依舊同德軍越境進入波蘭以前一樣〃。目前英國政府正在同法國就兩國對德最後通牒的時限問題進行聯絡。�
在波蘭戰事已經進行了39小時之後,下院再也不能接受這種拖延策略了。議員們紛紛要求政府採取行動。工黨臨時議會領袖阿瑟·格林伍德站起來憤慨地說,〃在這樣的時刻,英國和英國所擁有的一切以及全人類的文明都遭到了威脅,我不知道我們打算猶豫到什麼時候,我們應當和法國人並肩前進。〃�
問題就在這裡。當時,事實證明要推動法國前進是很困難的。下院怒氣沖天,使張伯倫如坐針氈,他不得不打斷激烈的爭論為自己辯護說,要透過電話同巴黎磋商,使〃看法與行動取得一致是需要時間的〃。他接著說,〃如果下院竟有人認為我所提出的宣告流露出對本政府或法國政府有絲毫的動搖,我就不免感到震驚〃。他說,據他所知,法國政府〃這時正在開會〃,〃幾小時以後〃將可得到他們的訊息。他向激憤的議員們保證,明天他只有一種答覆給下院,讓大家相信他說的〃完全是實話〃。張伯倫非常瞭解,英國人民很不滿意他,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關頭,他的政府很有可能被推翻。�
張伯倫從下院出來,馬上就給達拉第打了個電話。他提出一個折衷方案,最後通牒於明日上午8點發出,限中午12點以前答覆。達拉第回答說,除非英國轟炸機群準備立刻出動,否則法國認為,最好把對德軍的進攻推遲幾個小時。�
過了不到一小時,哈利法克斯在夜晚10點30分也給龐納打了一個電話。他極力敦促法國政府接受英國的折衷方案,即於9月3日上午8時向柏林提出最後通牒,最後期限為中午12點。法國外交部長不僅不同意,而且還對哈利法克斯提出抗議說,英國方面堅持這樣迫不及待地行事會給人造成〃一種十分糟糕的印象〃。他要求倫敦再等一等,至少在中午以前不要向希特勒提出最後通牒。�
下院將在9月3日(星期日)中午開會,從星期六晚上那次會議的情緒看來,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都明白,如果這個政府想存在下去,他們就必須給予議會所要求的回答。第二天凌晨兩點,法國駐倫敦大使考平警告龐納,張伯倫內閣如果不能給議會以確切的答覆,就有被推翻的危險。於是,哈利法克斯在電話中最後告訴龐納,英國打算〃單獨行動〃。隨後,英國外交大臣於凌晨4點左右電示漢德遜大使,叫他將英國的最後通牒在9月3日上午9點遞交給德國政府。這份通牒提到英國政府曾在9月1日的照會中宣佈,如果德**隊不立刻撤退,英國就要履行它對波蘭承擔的義務。這份通牒接著指出,〃在今天9月3日英國夏季時間上午11點以前,如果德國政府不對上述問題作出令人滿意的保證,並送到倫敦英王陛下政府,則從該時起,兩國即處於戰爭狀態。〃
在總理府會議室中,希特勒還有*長馮。布隆貝格將軍、陸軍總司令馮。布勞希奇將軍正在談論攻擊波蘭的進展。戈林、赫斯一干高官,也在旁邊旁聽。氣氛十分火爆,希特勒對著兩位軍官團的大佬說道,:“尊敬的將軍閣下,我們必須儘快的拿下波蘭,如果我們拿不下來,那麼戰爭的規模就不好控制了”。
“元首!”馮。布隆貝格將軍一個立正,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