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2 / 4)

小說:我意三國 作者:丁格

兩個人對此都是一般的心思。他們不是將軍,卻是武痴,重想著天天能得到高手的指教。

幾日後,諸葛玄提出的要求終於得到了劉表的滿足。劉表命令中朗將黃忠領一千五百軍協助諸葛玄防守豫章。而在這一千五百軍中,則有魏延率領的五百部曲。當時魏延是建威將軍文聘帳下的城門校尉,而黃忠也只是聽從劉表本人指揮的一個徒有虛名的中朗將而已,都是荊州軍中不甚得志的人。

對於外調到別郡去他們兩人都是又驚又喜,驚得是:這位新任得豫章太守怎麼會認識他們,在荊州將領中單單指名要他們兩人進入豫章的守備軍中任職,喜得是:這樣一去離開襄陽這平靜的地方去豫章那危險的地方,極有可能獲得升遷的機會。盜賊叢生的豫章對文官而言或許是危險的地獄之途,而對於自認擁有能力的武將而言,卻無疑是平步青雲的大道。因為在這裡,武將擁有建立功勳的可能。

無論是驚是喜,這都是荊州主君劉表的命令。作為其臣下的兩人也只有服從一條路走而已。進入剛剛組織起來的豫章守備軍營之中,他們並沒有看見豫章太守諸葛玄的身影。直到準備出發的前幾天,需要開動員會的時候,他們才見到這位新任的豫章太守諸葛玄。

“我只是一個文人,對於軍事不太懂,所以一切都只有拜託諸位了。希望透過我們大家一起努力,能夠守住豫章,為主君日後的進襲做好鋪墊。”初次見面的諸葛玄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麼難相處,他在動員會上勉勵大家,並將統領軍隊的責任直接交給了的黃忠。

“多謝諸葛大人的信任。”黃忠感激道。他對眼前這個有些許軍人氣質的文人太守不禁有了些許佩服和尊敬。

對黃忠來說,其現在所任的中朗將一職是緊緊比郡太守稍低一些官職,但因為與郡太守分屬中央和地方兩個系統,大約是被認為平級的,本不需對諸葛玄表示的如此尊敬。然而這只是明面上的官樣文章而已,在荊州,在出身文人的劉表主公帳下,重文輕武的風氣已經十分嚴重了。平時走在路上就連職位比他稍低的文官都能對他呼來喝去的,跟何況官階比他稍高一點的郡太守呢。

“武將有兵,就有了地位。”黃忠早已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格外看重這個單獨領兵的機會。

“呵呵!”諸葛玄搖搖手笑了起來,他將身後的李晟推到身前來,拜託黃忠和魏延兩人道:“其實我本不知你們的。只是我的義子點名要求將你們調到這守備軍中,我才答應下來。現在我將他交給你們,希望你們能好好的錘鍊他一番。因為他不想當文官,而想當武將。人各有志,在這點事情上我說服不了他也只好由他去了。”

“那沒什麼問題。只是我想知道公子是如何知道我們的?”黃忠和魏延同時開口問道。他們覺得這事情實在有些古怪了:原本以為是諸葛玄看中了自己把自己調過來。卻不想根本不是這回事,將自己推薦出征的盡是這麼一個年為及冠的少年。這也太讓人驚訝了吧。

“兩位以後將成為我武術師父的,所以還請不要稱我為公子,只需稱我為晟兒或子旭既可。”李晟謙遜的說道,他看著兩人點了點頭便才解釋道:“其實我本不知兩位的姓名。只是我的兩位武術啟蒙師父經常流連於襄陽的街市酒館之中,從百姓的那兒聽說有兩位如此神武的將軍眼下,家姐的婚事還在操辦,家中的家將都需留下幫忙。所以他們就向我說起了你們。”

“原來如此。”兩人明瞭的點了點頭。雖說這理由有些意外。但多少還是能夠令人接受的。於是他們道:“若子旭對這武術有些興趣,我們當盡全力指點你。”

“如此。師父在上,親受徒兒一拜。”李晟說著便突然跪下,攔也攔不住的對黃忠、魏延磕了三個想頭,算正式對他們行了拜師之禮。

“子旭以師禮待我等,我等哪還能不盡心竭力了?”黃忠感動得快哭了。

當下諸葛玄與便令擺起筵席,與這些軍士將佐在營中大飲而醉,以為連線之意。

七日之後大軍開撥,諸葛玄隨軍前往豫章就任。其採取的線路是:由襄陽北岸樊城登船,沿海水南下至長江,再搭船從柴桑進入彭澤,便可以看到西面的廬山,而也被稱作灌嬰城的豫章正位於廬山之南,南昌山之西。在它的對面是隔了贛江的西城。

諸葛玄唯恐被別人捷足先登,因此推進的速度很快。因為沿途都是劉表的勢力範圍,且又有一千五百人馬充做護衛,一路倒是平平安安的沒有遭受任何襲擊。經過一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看到了豫章的城門。至此諸葛玄終於可以稍稍的鬆一口氣了:豫章的城頭上並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