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像自己還得從頭做戰爭的總動員了。“唉,或許我當初說要收留劉封他們是一個錯誤啊。”想到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收留了劉備的後人並且得到了襄陽而引起的,李晟不免也有些唏噓。
“哦如果給主公你一個反悔的經驗,主公你還會這樣做嘛?”聽見了李晟的小聲唏噓,諸葛亮如此直白的問道。
“還是會的。”對於這一點李晟沒有任何的猶豫:“劉皇叔算是幫了我們不少忙了,而且他在天下的名聲很好,也很是能得到他人尊敬的人。對於幫助他的後人,我沒有什麼可後悔,可猶豫的。”
“呵呵,主公還是不夠成熟啊。”諸葛亮呵笑起來,最終那樣說著批評的呼籲,眼裡卻滿是激賞的目光:“不過我就是喜歡主公這樣的不成熟。儘管明知道事情該怎麼做,但是到實際上還是有忍不住的時候。我覺得在某些方面主公和劉皇叔很像,似乎是同一路人呢。”
“你也這麼覺得嘛?”李晟的臉上浮起了笑容,“其實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啊!作為上位者,這麼多年了。雖然也知道某些時候需要冷血,需要將無辜者犧牲,但真正到了最後做決定的時候,我還是有些不忍心。絕對的冷血我是做不到的,因為我常常會在想,如果我是那被犧牲的無辜者,我會怎樣。無辜者的無奈,無辜者痛苦,昔日在徐州,我已經承受過一回了。眼下已經有一定能力的我是不想讓這樣的事情繼續發生下去,尤其在我所熟悉的人身上。”
“呵呵,問心無愧是一個方面了。其實我們收留了劉備的後人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在我看來,我們這一個舉動所獲得的好出至少有三。”諸葛亮微笑的伸出三根指頭來。
“哪三點?”李晟不解的問道。說實在他當初做出這麼一個行動主要是一時的衝動而已,他可沒有想到這個舉動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好出。故而他聽諸葛亮如此所起,不禁便有些好奇起來。
“首先我們獲得了襄陽城,這無疑是改善了我們在荊州北部的戰略態勢;其次我們進一步確立了主公仁者的名聲,這對主公今後爭霸天下是很有好出的;再次主公不覺得劉備軍剩下的這些人都很不錯很有培養的潛質嘛,他們算得上是人才吧。”諸葛亮微笑著說出三點。雖然很簡單的,但卻十分的明瞭。
“這麼說倒也沒錯。”李晟呵呵一笑,卻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來,“你說我們這麼對劉備,是不是三分呢?曹操得之宛城、汝南,孫權得之壽春、合肥,我們則得之襄陽。劉備的領地可以說都讓我們給分光了。”
“呵,這麼說倒也算啦。我們三分劉備,也三分了天下,只是不知道這其中的鮮血到底有多少呢。”諸葛亮說著微微的一笑,聲音卻變得寂寥起來。因為他也感覺到了這話題的沉重。
事情到這兒便說不下去了,李晟只是吩咐周睿把事情能拖多久便拖多久,總之將所有的事情用一個慢字來處理就是了。反正眼下無論是曹操那邊還是孫權那邊和自己一樣都是不會動手的,自是可以拖得下去。李晟估算了一下這戰爭的開始,恐怕還是要到年後,畢竟剛剛才打完一戰,曹操這糧草也已是用的七七八八了,他們怎麼也需要重新調集一番,至於孫權那邊,似乎他還沒有擺平淮南的事情。
時間就這樣連續的過去,轉眼卻是到了二十二年的二月,楊修和虞翻因為談判的事情倒是在這兒過了一個年。因為周睿始終拖著,而他們也不曾心急的緣故,也沒有太過的威逼,也就這麼穩穩當當的下去拖著了。
二月十四,一騎飛騎自北而來,進入了楊修的驛館之中,卻是曹操命人帶了訊息過來。楊修自是與那人密談,至於密談了什麼,楊修不說,周睿也不問。只是在後面的會談之中,他明顯的感受到了,楊修說話的語氣正在一點一點的強硬起來。
之後,到了二月二十,江東的人也來了。在同樣和虞翻進行了一番密談之後。原本是勾心鬥角,兩者並沒有任何往來的楊修和虞翻二人卻是難得的碰了一回頭,商量了許多,就在後面的幾次談判中同時向周睿施壓了。
對於他們壓力,周睿清晰的感覺到了。他已經聽多了李晟和諸葛亮對這件事情的分析自是明白,眼下他們會有如此變故的原因:“不過就是曹操和孫權的戰備都做了七七八八準備和我們開打嘛。打就打,我們又有什麼好害怕的。”帶著這樣的心思,又明白這一戰已是避無可避了,周睿自然也放開了胸懷變得強硬起來。
面對楊修向自家索要劉備後人的過分要求,周睿一口否決了:“請問貴使,陛下可有宣佈劉皇叔為叛逆嗎?若是有,請出示聖旨,若是無,請貴使休要再提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