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3 / 4)

小說:我意三國 作者:丁格

開來,將原來政、法、財、監歸於一體的主官制度完全摒棄。從此太守只管行政,而司法斷案則由大理寺負責,財政由稅監負責,監察考績則由巡案負責。所有主官,如太守、大理寺少卿、稅監、巡案皆平級歸於兩千石秩,並以五年一輪的方式於各州郡之間調換,以免形成專權勾結之事。

這樣做的確能避免割據的情形出現。不過五年一任的時間也太短了一點吧。主公難道就怕他們會因為互相間的不熟悉而導致事情無法辦理下去嗎?很有些事情是需要互相之間的配合才能完成的啊。諸葛亮一邊思索著李晟的話,一邊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且,主公之所以如此的分我想不但是想讓原本能夠執掌一地生殺大權的太守權利削弱,更是想改變我朝開國一來地方官吏上的一些弊病吧。但有些方面,主公似乎沒有改變。諸如刑、偵、斷集於一身的判案體制,卻是很容易因為地方官吏一己之好惡而形成冤家錯案的,主公並沒有改動這兒的分毫,只是將原本屬於太守的這一職責改到了大理寺之下而已。

唔,關於互相之間配合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制定規則的辦法來解決。倒是你說得大理寺同時掌管刑、偵、斷三者而產生權利太大的問題,卻是我沒有想到的。那麼你認為應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李晟開口了。他發現自己原來確定的方案確實還有不少漏洞的地方,比如諸葛亮說提到的那點,他根本想都沒有想過。他覺得這正是自己不足的地方,故而十分謙虛的向諸葛亮請教道。

我想既然主公已經有了細分部門的打算,那麼為什麼不用更細緻的劃分,把這大理寺的權利再分下去呢?讓大理寺只負責斷案。而用於刑偵的衙役則重新劃歸於太守所有。至於對犯人的處罰,我們倒是可以用以工代罰的方式,讓他們去服一些苦役。一來是讓他們能用自己的努力來償還以前對他人的破壞,二來也是為了不養閒人,充分的利用他們的勞力。諸葛亮稍稍的思索了一下,提出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奇建議。

啊?用服苦役的辦法來代替坐牢?那不是成了勞改?聽孔明所說的那辦法與自己在後世所知的頗有些相同之處,李晟不由得驚訝的輕呼起來。

勞改嗎?勞動改造!?這名詞可真是新鮮中透著仁義呀。主公不愧是主公,即使是廢物利用也能相處這麼合理的解釋,真是厲害。諸葛亮以尊崇的目光看著李晟,兩眸子裡投射出那濃濃的烈火似乎直要把李晟燒化了一般這晟哥兒可真是厲害呢,我這邊才說一個頭,連自己也只有臨時抱佛腳的急智,對於事情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想法,他那邊居然就能迅速的想出如此貼切的歸納,還真是令人驚訝啊。看來他不是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對於我所提的問題沒有一點想法,而是很有可能他也想到了相類似的解決辦法,卻故意要裝作不知來考校一番。唉,虧我還有幾分沾沾自喜呢!諸葛亮心中的念頭飛快的盤算著,最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禁略有些羞郝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尖。

孔明這邊正為自己的得意忘形而覺得不妥,李晟那邊自也是為孔明的誇獎而感到不好意思,連連擺手謙遜道:不敢不敢,我哪裡有孔明你說得那樣厲害啊。當身邊都只有十分熟悉,只等於兄弟的幾個人在的時候,他便會放下那身為君主的矜持,而變得開放起來。一些平時不敢做的舉止和心思,都隨著這樣的開放而自然的流露出來。

這些事情在主公你的心中一定盤算了許久吧。之所以沒有說出來與我們討論,只怕不僅僅是因為你所想的東西輒待完善那麼簡單的事情。恐怕還是因為主公你並不認為我現在已經完全控制的荊南四郡並不適宜按照主公你想的那樣進行變革。畢竟,我們這裡所說的,所討論的都是紙上談兵的東西,究竟能不能實現還有待於現實的檢驗。若貿然的推廣開來,只怕有一個萬一之後,我們辛苦了數年的事情會旦夕而廢啊。孔明的羞郝只是一下子的事情,心底始終著如何謀劃發展自身實力的他,在將李晟所說的這一切變革手段和自己這邊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考慮之後,得出了一個他自己也不怎麼願意看到的結論:那就是這樣的變革需要強大的實力和長久的時間來完成,宜緩而不宜急。否則很有可能因為變革引起的動亂,而削弱自身的實力,從而讓外部之敵入侵自己。

哎,這個我知道反正我現在也只是先在這兒和你所說心中的算盤而已。至於具體要怎樣做,還需要等整個交州都安定下來之後,再由你和士元他們互相商議著完成呢。這只是一個變革而已,又不是推倒重來,在一張白紙上畫畫,自然需要穩妥了。攘外必先安內,這可是一句真理,我可不希望為了太過急切的變革而讓我自己的實力遭受損失。和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