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的方法對學堂的學生寬進嚴出,嚴格控制學堂裡出來的學生水平,令他們無論似平常人也好,天才也罷,都只有優秀者才能取得畢業的資格。
原來如此。諸葛亮瞭解的點了點頭:這倒是和我們昔年的求學很相似啊。只不過昔年的我們是漫山遍野的跑到老師家中去學習,而眼下卻只要入了學堂便可以接受數位先生的教誨,端的是方便呢許多。
嘻嘻,當然方便了。我正式想到這樣只方便了,才非要把司馬老師、黃老先生和龐德公老師從襄陽那邊搬過來呢。他們也算是聞名的儒者了,所會者也不止一樣,我想由他們作鎮的話,我這學院不出名也難啊。而這學院一旦出名起來,天下游學之人肯定會蜂擁而至,到時候他們還有那麼容易從我的手中脫出嗎?李晟說著開心的笑了起來。那笑容在諸葛亮看來怎麼都像是一個小人志滿意得得笑容。
只怕主公將兵、法、政三學分立考慮的還不僅僅是藍人學得精專吧?看李晟笑成那個樣子,孔明著實有些不待見了,他微笑的瞅著自家的主公,眯起了眼輕聲試探道,我總覺得你這樣做還有其他的想法,似乎還有要將我們的衙門按照與這個分類相似的辦法進行細分的想法吧。
唔!你看出來了?李晟看著孔明,臉上有著淡淡的笑意。
不是看出來了,而是猜出來了。孔明微笑的解釋道:主公與我相處了這麼些年,主公心裡想什麼,打算做什麼,我豈會一事無知?雖然很多時候主公打算做的事情就我們看來總是帶著些許古怪的,但一旦事情完成了差不多,有些些許結果顯現的時候,我們都驚訝的發現主公做這些原來都是有原因。主公都是為了達成某一個結果,而去安排某一件事情的。久而久之我們自然都認為主公是絕對不會做無謂之事了。說道這裡,孔明微微一頓,衝李晟笑了一笑,這才解說繼續下去:既然主公做事都是有目的的,那我們也只要猜測出相應的目的就可以了:開辦學院和進行科舉都一樣是為了收天下的人才為我們所用。與科舉那近乎救急的手段不同,學院出來的人因為受了我們數年的教育,其想法都與我們相近,就具體職務的安排而言,也必然符合我們的要求。可以說衙門和學堂之間是有某種必然聯絡的,而這種聯絡我想就在今後衙門別屬的區分上。主公既然認為每一個類別都需要精專的人才,那麼表現到衙門上,也就變成了每一個大衙門下就有許多細化的部門以吸收專門的人才,從而讓衙門裡辦理的事情變得更加準確、更加合理。學堂教出專門的人才,衙門招收專門的人才。這一出一進,各得其所,才是讓人才不至於浪費的最好辦法啊。我想主公大約也是有了這樣的打算,才會作出如許的決定吧。
沒錯,我是有這樣的打算。李晟斂容點了點頭,向孔明求教道:這個念頭存在我心裡許久了,直到最近我才有些許頭緒理出來,如今倒想讓孔明你好好的幫我參詳一番看看這究竟有幾分可行性。
主公請試言之。孔明朝李晟一擺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要成就一方割據勢力,兵馬、錢糧、地盤是必不可少的。兵馬可以簡而言之可以算作軍事實力,而錢糧、地盤則可以歸做後勤實力。要割據,軍事實力和後勤實力都需要具備才行,否則是斷不能成事的。大漢之所以會變成如今的這個地步,其關鍵就是讓地方任上的官吏掌握了軍隊所致。原本這地方的頭頭如太守、刺史等原本就具有了地方的行政、執法、財政之權,如今又加上了軍隊的統領權,這使得地方的官員完全能夠用地方上的財政去養地方上的兵丁,從而令地方上的軍人不知道自己是國家的軍隊而以為自己是某某長官的人馬,此乃大弊也。李晟憂心忡忡的說道:我思著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那就是將地方和軍隊完全區分開來,在把地方的權利一分為四,並在軍隊上增加監理一職。
軍隊和地方完全區分?再把地方的權利一分為四,同時增加軍隊的監理?孔明聞言眼睛不由得一亮,似乎在一瞬間把握到了什麼,主公請先解釋一下。
所謂軍隊和地方完全區分,簡單說來就是讓軍隊的將軍只管軍隊裡的事情,所有的銀響、錢糧等物都又新成立的後勤部門逐層下發,而不與地方做任何的牽連,軍隊的將軍不得干涉地方事務,不得參與出城防以外的地方建設,不得隨意接見地方官員。而地方官員也不得插手軍隊的管理,不得干預軍隊防區內的事情,不得處理軍隊士兵的違法案件,不得以任何名義將本地區的收入劃於本地之軍,原本屬於地方軍建資金的一塊將有一個部門統一徵收,並統一調配。李晟站起身子,一邊思索著,一邊解說道:至於地方上的權利,則具體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