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2 / 4)

小說: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莫再講

烏桓,更是文采橫溢,接連做出讓世人傳誦的佳作,這怎麼可能呢?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就算博學多識,也總有一個則重點,誰能夠做到向敖烈這樣,無論是武功謀略還是詩詞,都能達到頂峰水準啊?

敖烈看著王澤,淡然一笑,朗聲問道:“敢問這位使君,可是懷疑某的詩詞是捉刀代筆之作?”

沒想到敖烈竟然在聖上和文武百官面前,如此直截了當的詢問自己的質疑,王澤連忙擺手說道:“下官並非這個意思,只是一時好奇,好奇而已。”

何進看到敖烈開口質問王澤,更是在心中認定敖烈不過是假託他人佳作,來招搖撞騙換取名聲罷了,於是出班說道:“本將乃是武人,不通詩詞,但是也想欣賞一下敖虎威的佳作,以陶冶情操,還請虎威將軍作詩一首。”

敖烈早就注意到了何進和王澤之間的小動作,在心中暗自把王澤劃到了何進走狗的行列裡去。見到何進幫助王澤解圍,一起圍攻自己,更是肯定了心中的想法。

一絲笑意在敖烈臉上升起,作詩詞?呵呵,如果比別的,敖烈或許還有那麼一絲擔憂,但是說到詩詞,自己這個兩千多年後的穿越者,還會害怕嗎?泱泱華夏五千年的文化沉澱,積累下來了多少好詩詞?隨便拿出一首,都夠眼前這些人陶醉一番的。

帶著淺笑,敖烈向劉宏道:“既然如此,便請聖上命題。”

劉宏原本對王澤、何進的行為有所不滿,畢竟自己剛剛厚待了敖烈,這兩人非要和自己對著幹,萬一敖烈做不出詩詞來,或者做出的詩詞不堪入目,豈不是讓自己這個天子難堪嗎?但是當他看到敖烈充滿自信的神色後,心中又升起了一絲期盼,也想掂量掂量敖烈這個皇侄的極限到底在哪裡。

於是劉宏說道:“皇侄長期鎮守邊關,威震北疆,就以戰場廝殺為題,作詩一首。”

敖烈低頭略一沉思,然後抬起頭來朗聲唸誦:“詞名滿江紅。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原本是一副看好戲樣子的何進和王澤二人,看著敖烈出口成章,不由得都傻了眼,愣在了當場。其餘眾大臣隨著敖烈的唸誦,也都收起了質疑的神色,反而露出一副陶醉欣賞的模樣。

滿江紅還在繼續從敖烈的口中被念出:“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一首滿江紅作出,滿殿大臣鴉雀無聲。何進的臉色是要多難看就有多難看,本想趁機羞辱敖烈一番,卻沒想到搬起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倒是成全了敖烈!看看滿殿文武的神**,即便是暗中投靠自己的一些人,也都露出陶醉的神色,搖頭晃腦的細細品味著敖烈詩詞中的蘊意。

“好!皇侄不愧是文武雙全!好詞!”劉宏第一個喊了出來。

站在劉宏身後的張讓,看到何進吃癟,臉色也是沉了下來。明爭暗鬥了這麼久,張讓和何進已經結下了私仇,每一件讓何進丟面子的事情,張讓都會很高興。但是今天例外,因為讓何進丟面子的不是他張讓,而是那個此刻正接受萬眾矚目的敖烈!

思索了一會,張讓想到了一條毒計,於是走到劉宏身側,故意提高了一點聲音奏道:“啟奏聖上,敖虎威果然是文武全才。今日聖上如此開心,不若就讓敖虎威再作一首佳作,以助聖上興致。”

劉宏平日極為寵信張讓,見張讓提出來,也不好駁斥,於是笑著問道:“皇侄大才,眾卿有目共睹,如此作詩,豈能難得到他?就不必再多此一舉了。”

太傅袁隗出班奏道:“啟奏聖上,老臣有一提議,不如就讓敖虎威以幽州風光為題,做一首稱頌聖上賢明的詩詞,但是語句中不可有幽州景色、賢明等位元組。”

聽到袁隗的話之後,一眾文武大臣紛紛撓頭,這哪裡是做詩詞啊,這分明是刁難啊,要在須臾之間做出兩個題材相互聯絡的詩詞,語句中還不能把命題說出來,即便是幾年都未必能做的出來,更何況是在轉眼之間?

劉和在一旁聽不下去了,出班質問袁隗:“敢問太傅,太傅本人能在須臾之間做出這樣的詩詞嗎?如果不能,又何必拿來為難吾弟?”

袁隗微笑著道:“這樣的詩詞,老夫確實做不出來。但是昔日,老夫曾聞涿郡太守崔季珪言,天下才共一石,敖虎威獨佔八斗!以此言判斷,敖虎威必然是能夠做出來的。”

原來問題是出來這裡,難怪這個袁隗要為難自己啊,只是因為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