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仗,必敗無疑。
劉協是敖烈的兄弟。更是大漢的皇權象徵,一旦劉協出了什麼意外,那大漢可就真的要倒了,敖烈費十年之功辛苦建立起來的新秩序,就將毀於一旦,劉備、曹操一定會乘勢而起,取代大漢,各自建立起新的政權,讓大漢的子民們重新陷入混亂的紛爭之中,到時。受傷害的可就不僅僅是劉協一個人了,將會有大量的無辜百姓被送上戰場,充當爭奪至高權力的武器,整個大漢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動亂之中,千千萬萬的漢人都將受到生命的威脅,隨時可能被戰火吞噬這,絕不是敖烈希望看到的一幕!所以,劉協必須要好好地活著!千萬漢人必須要將漢人的傳承延續下去!
趙雲和張繡明白敖烈的心意,立刻收拾好隨身武器衣甲。帶著五千名血殺軍精銳向著漢中方向賓士而去。這場戰鬥不能就這樣開啟戰端,至少不能在敖烈趕去之前開始!趙雲和張繡的任務,就是攔住劉協的進軍,一切事情等敖烈趕到之後再做決定。
趙雲和張繡走後。敖烈沒有片刻的停歇,立即整頓軍隊,準備糧草,爭取儘快前往漢中支援劉協。最少也要保證他不能出現太大的意外。劉協是大漢的一面旗幟,是千萬漢人心中的標杆,所以。他不能倒下,敖烈絕不會容許他倒下!
僅僅用了兩日的時間,敖烈便準備好了一應糧草,然後立即帶著血殺軍、龍驤軍每軍一萬精銳,以及三萬鐵騎,組成一支五萬人的軍隊,倍道兼行的向漢中開拔。說來也是湊巧,原本敖烈得到了扶桑島上的財富之後,手頭上寬裕的很,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沒什麼戰事,敖烈就把這筆財富大部分都用在了建設燕國各個大州上面了,還開辦了二十四座義倉,這樣一來他手中所剩的錢糧就沒多少了,這次劉備搞起的事情太過突然,劉協御駕親征的決定更是讓人始料未及,倉促之間,敖烈也就只能帶五萬騎兵出征了,再多的話,糧草供應就會出現問題了,敖烈還要留下足備的糧草,防止中原的曹操趁機襲取自己的背後呢。
在敖烈率領大軍出發的第四天,趙雲和張繡經過一路疾行,終於在關中與漢中交界處的扶風郡境內,追上了劉協。短短六天的時間,跨越數千裡的距離,這在交通工具尚不發達的漢代,多少可以算是一個奇蹟了,為此,血殺軍精銳們的戰馬大半都被累死了,就連備用的馬匹都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了,甚至連趙雲的小白龍和張繡的白鶴,這兩匹千里馬,也都陷入了萎靡之中,可見這一路賓士而來,趙雲等人有多麼的辛苦了。
劉協曾經數次見過這兩人,更因為張濟誓死堅守長安,而被叛亂的李傕、郭汜殺害,而對張繡另眼相看,因此在見到他們之後,劉協顯得很是高興,拉著他們的手來到中軍大帳之內。
進帳之後,趙雲和張繡看到數十位文武大臣分列兩旁,正在低聲商議著進軍的事宜。趙雲略一沉吟,向著劉協朗聲說道:“稟聖上,燕王派末將等來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讓末將轉告聖上,一定要等燕王率大軍趕來之後,再決定是否進兵漢中。因此,末將認為,我軍應暫時按兵不動,等待燕王到來。”
劉協直直的看著趙雲,緩緩地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道:“每次都是皇兄為朕遮風擋雨,這一次,朕要親手討回大漢的尊嚴,子龍將軍就不必再勸了。”
原來劉協是這麼想的!他是想親自討伐劉備,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漢的威嚴,依舊無人能都輕易挑戰!這次的戰役不同於以往,劉備的做法,雖然在表面上說不出什麼,但其實已經觸及了劉協的底線,或者說觸及了大漢政權的底線,事關大漢傳承了四百年的尊嚴,這份尊嚴,是劉協這個做天子的責任,必須由他親手去討回!
看著劉協堅毅的臉色,趙雲終於知道為什麼皇甫嵩和鍾繇等人不去阻攔他了,因為誰也不能,更沒有權力,阻止當今的大漢天子,去維護整個國家和四百年傳承的尊嚴!在這一刻,彷彿劉協已經不再是大漢皇權的象徵,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漢天子了,他只是一個最最普通的男人,為了保護家園而拿起武器去戰鬥的男人!
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趙雲和張繡對視了一眼,雙雙跪倒在地,齊聲說道:“末將願追隨在聖上身邊,為聖上執鞭墜鐙!”既然不能去阻攔劉協,那麼便只好跟隨劉協一起去戰鬥了,至少在樣,他們二人還可以保護劉協的安全,不至於讓他出現什麼意外,也算是完成了敖烈對他們的囑託。
這時,一旁的鐘繇眼神中忽然顯露出一絲深深的悲傷,和站在他對面的皇甫嵩對視了一眼,兩人都不由得暗自嘆息了一聲。數日之前的景象,同時在他們二人的腦海中浮現。那一日,劉協剛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