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平日裡,對百姓們是如何的橫徵暴斂了,否則單憑一郡之地,萬萬不能聚集起怎麼多物資。
“文和,把漁陽府庫開啟,給城中每戶百姓發放五百錢,布一匹,糧食一斛。”敖烈輕描淡寫的說道。
賈詡一愣,在心中快速的計算了一下,要是按照敖烈的標準,恐怕漁陽城中的錢糧布匹,至少要用去一半啊。有心要提醒一下敖烈,但是當賈詡看到敖烈堅定地臉色時,就知道敖烈已經下了決心,雖然賈詡跟著敖烈的時間不算長,但是他知道敖烈下定決心的事,是斷然不會更改的。在賈詡看來,敖烈簡直有些太過愛民如子了,要知道這些錢糧足以組建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了,可是敖烈卻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就分給老百姓了。
不過,賈詡心中也有些佩服敖烈的氣魄,拿出一半的錢糧賑濟百姓,這樣的舉動可不是誰都能做出來的,即便是那位號稱仁德為本的劉備,恐怕也是捨不得的。當今世上,也只有自己的這位小主公,才會做出如此曠世之舉。這才叫真正的仁德為本啊。
第一百零五章 忠烈碑
光復漁陽的第二日清晨。東風已止,一輪初升的朝陽綿軟地爬上天空,似乎像是還沒有睡醒,無力地向大地散發著自己微弱的能量,勉強在初冬時節,減弱了一些寒冷。
進行完了清晨的晨練之後,十萬大軍排成佇列,靜靜的看著站在軍校場中央點將臺上的敖烈。這一天,也是十萬大軍最後的輝煌,今日過後,各地援軍就要回歸各郡了,十萬人同時列陣的景象,短期內怕是不會再上演了。
其實儘管經過昨日的大戰,漢軍已經不足十萬人了,但是每一名將士的心中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著他們,他們是十萬大軍,是光復了漁陽城,是當今天子執政時最雄壯的一支軍隊。哪怕大戰過後,這十萬大軍就要面臨解體,但是他們曾經綻放出的光芒,讓全天下的人都看到了一點,漢軍,依舊有著攻無不克的能力。
當十萬人的眼光都注視在同敖烈身上時,敖烈向臺下招了招手。幾名血殺營精銳合力抬著一塊碩大的石碑來到了臺上,把石碑放在了點將臺的正中央,然後無聲地退了下去。
敖烈看著眼前這座黑色的石碑,一邊輕聲嘆息著,一邊伸出手撫摸著石碑的邊緣。良久之後,敖烈抬起頭,把目光看向了點將臺下的十萬雄兵。右手在石碑上用力地拍打了兩下,敖烈朗聲說道:“將士們,本侯在大戰之前,就已經雕刻好了這座忠烈碑,當時本侯說過,不希望你們之中,有誰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忠烈碑上,因為能在忠烈碑上留名的人,已經為國捐軀了。但是,本侯還說過,當你們有人把名字留在忠烈碑上的時候,本侯會為你們驕傲,因為,你們是烈士,是為國捐軀的烈士,是真正的男人。”
十萬大軍的目光全部轉移到了忠烈碑上。此刻,這座黑色的石碑上,密密麻麻地刻上了許多人的名字,每一個人的名字,在刻完後,還用紅漆渲染了一遍。紅與黑,兩種色調融合在一起,更加突顯出忠烈碑那肅殺壯烈的味道。
每一個將士的心中,都是沉甸甸的。他們明白,忠烈碑上的名字,不僅僅是幾個字元、幾筆雕刻那麼簡單,那些名字代表的,是他們曾經親密無間的袍澤,是他們軍中的好兄弟。昨天,經過一場大戰之後,這些兄弟已經永遠的消失在了他們的生命中,只留下了忠烈碑上冰冷的名字,代表著他們曾經的功績。
“忠烈碑上一共有一萬兩千七百五十七個兄弟的名字。本侯為他們驕傲,這些兄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把功績留給了我們,把安定帶給了幽州百姓,把大漢的天威宣揚到了極致!所以,這些兄弟並沒有真的死去,他們的靈魂會和他們的名字一樣,永遠的活在我們的心中,永遠的生活在這忠烈碑上!”敖烈是真的有些動情了,這番話說的激壯昂揚,說到最後,他甚至都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了,勉強壓制著心中的激動,才把這些話說完。
敖烈語音中細微的變化,被十萬大軍聽得清清楚楚。愛兵如子在很多諸侯口中,只不過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口號,但是在敖烈這裡,這四個字在敖烈的心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分量,敖烈也用行動無數次地體現出他對這四個字的重視。
十萬大軍對敖烈的話感同身受,並且都能體會到敖烈此刻心中的激動與悲傷。他們在趙雲馬超等將領的帶動下,無聲地舉起了手中的武器,筆直地指向天空,為忠烈碑上留名的袍澤默哀致敬。其中有一些人,忍不住熱淚盈眶,但是他們依舊遵守著敖烈軍中鐵一樣的軍紀,沒有哭出任何聲響,任憑熱淚劃過臉龐,滑落到地上,與泥土融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