娣�!�
敖烈和曹操對視了一眼,同時大笑了起來。從這個細節上,敖烈看出,曹操和自己在某些問題的處理上,有著驚人的相似。同樣的不拘小節,同樣的變通豁達。在規矩嚴格的漢代,曹操的這個品行可是十分難得的,或許,這也是曹操後來成功的因素之一。
坐好了之後,曹操就吩咐親衛擺上酒食。今天的酒菜很簡單,每人面前只有兩道肉菜、兩道素菜、一盤帶著水珠的青梅,另外,還有一攤西風烈酒。就連招待敖烈,都這麼簡單。由此可見。平時日傳聞曹操提倡節儉、反對鋪張浪費的事情,一定是真的了。
酒菜上齊了之後,曹操笑道:“君侯,軍中並無其他佐酒佳餚。怠慢了。”敖烈報以微笑的回道:“司空太客氣了。酒食不過是果腹而已。這樣已經很好了。”
點了點頭,曹操伸手指向盤中的青梅,又笑著說道:“年前。操奉天子詔,出兵討伐青州的時候,軍士們在半路上口渴難耐,眼看就要走不動了。當時,就連操的口裡,都感覺渴的要冒出青煙來了,最後,操心生一計,指著前面的大路說道,二十里外,有一片梅林。軍士們聽了,舌底生津,歡欣鼓舞而努力向前,最終按時達到了目的地。”頓了一頓,曹操有些自嘲的笑了一下,接著說道:“不瞞君侯,其實,當時操也是靠著這個辦法,進行自我安慰,最後才強撐著沒有掉隊的。”
敖烈早已在後世聽過這個“望梅止渴”的故事,但是今天聽到曹操這個始作俑者親口說出來,卻感到別樣動聽。端起面前的酒杯,敖烈向著曹操舉杯道:“司空處事機智,令人敬佩,本侯敬司空一杯,先乾為敬!”一仰頭,敖烈一口喝光了杯中的酒水。
曹操笑著也喝下了一杯酒,然後問道:“君侯如此豁達,實屬難得。但是君侯就不怕操在酒水中下毒麼?”
敖烈哈哈大笑了起來,笑著說道:“用下毒這種下三濫的手法殺人,可不是司空的本性啊,若司空果真如此做了,也就枉為英雄了。再說,當年本侯的父親、妻子都曾身重劇毒,卻被本侯隨身佩戴的萬鑽朱蘭佩救了過來,這些事,想必司空也一定聽說過,既然明知毒物對本侯沒有用處,難道司空還會下毒麼?”
敖烈的話說完,輪到曹操大笑了起來,他向著敖烈伸出一個大拇指,由衷的讚道:“君侯的氣度,令人敬佩!適才君侯說起‘英雄’二字,敢問君侯,何人可當得得起當時英雄之稱?”
這是,煮酒論英雄?敖烈驚詫的想到。在歷史上,曹操曾經為了試探劉備的心意,特意青梅煮酒,遍輪天下英雄,沒想到,因為敖烈的到來,這件事的主角之一,竟然換成了敖烈!事情的經過,敖烈透過後世的歷史知識,都已經瞭解到了,但是他不想被曹操牽著鼻子走,於是反客為主的問道:“司空以為,誰可當得起英雄?”
曹操喝了一口酒,緩緩說道:“當今天下,諸侯割據,麾下控弦之士數以十萬計者,不在少數。君侯以為,日前身死的袁術,曾經割據淮南男,兵精糧足,可為英雄否?”曹操第一個提出袁術,是有目的的,袁術僭越稱帝,是對大漢皇權的藐視,任何一位忠貞與大漢的人,都不能原諒袁術的作為。因此,曹操希望能夠從敖烈的回答中,判斷出敖烈對大漢的忠誠到底有多少。
敖烈搖了搖頭,他的回答讓曹操大感失望:“逝者已矣,司空不必再說了。”顯然,敖烈以死者為安的理由,拒絕對袁術進行評論,同時也斷絕了曹操試探自己的心思。
得到敖烈的回答,曹操顯然不太滿意,於是,曹操又說出了第二個人來:“河北袁紹,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現今虎踞冀州和青州半部,部下名將、謀臣多如**,可為英雄否?”即使試探不出敖烈對大漢的忠誠有幾何,曹操也就改變了策略,他想從敖烈的口中,得知敖烈對袁紹的看法,試探一下敖烈有沒有聯手對抗袁紹的可能。
曹操知道,敖烈和袁紹之間的仇恨,幾乎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袁紹從一開始暗中攛掇何進假天子詔,徵召董卓進京開始,敖烈和袁紹的矛盾,就已經結下了;後來在討董之戰中,敖烈又和袁紹爭奪各路諸侯聯軍的盟主之位。使矛盾進一步激化,更是在虎牢關前,袁紹因不遵敖烈號令,把兩人之間的矛盾公開化;在後來,袁紹不知道哪個筋搭錯了,竟然輕易就被王允給忽悠住了,在沙縣聯合其他幾路諸侯,埋伏下二十萬大軍試圖一舉殺死敖烈,雖然最後敖烈活了下來,但是敖烈的未婚妻孫尚香卻因為替敖烈擋了一箭。差點香消玉殞。再加上血殺、虎賁兩軍精銳,在此役中損傷殆盡,導致敖烈安全回到幽州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