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會很快找到於夫羅,和於夫羅發生不快。這個時候,漢軍撤走時,營地內沒有糧食,只有武器的訊息,想必也已經傳到了於夫羅的耳中,誤導於夫羅認為漢軍是因為糧草不濟而敗走,短期內無力在入侵大漠,因此他就會暫時把漢軍的威脅拋到一邊,轉而全心全意對付呼廚泉這位一奶同胞的兄弟。
這就是諸葛亮和徐庶定出的計謀,合驕兵之計、攻心計與反間計於一體,挖好了坑,就等著於夫羅和呼廚泉往裡跳了。(未完待續。。)
第二百五十七章 短暫激戰
行軍路上,馬超已經不止一次的嘆氣了,對馬超來說,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躍馬挺槍馳騁沙場,以絕強的武力摧枯拉朽的擊敗強敵,立下不世功勳,讓他面對失敗,簡直比殺了他還難受,更何況還是詐敗。
但是軍令如山,馬超沒有辦法迴避,只有把心中的憤懣透過嘆氣的方式發洩出來。五十里的距離,在經過一個時辰的行軍之後,已經到了,馬超壓下心中的憤懣,傳令隨行的一萬新兵,當道紮下營盤。剩下的,就是等著呼廚泉率兵前來,然後三日內連敗五陣給他了,馬超索然無趣的暗想著。
馬超沒有隱藏行跡,在大漠,也根本沒有太好的辦法來隱藏行跡。所以,馬超等人的動向,很快被匈奴探馬得知,並傳回了呼廚泉處。
呼廚泉是匈奴人中比較精明的,除了不可避免的帶著匈奴人好勇鬥狠的天性之外,堪稱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人物。在聽到探馬的回報之後,呼廚泉既沒有完全相信探馬們看到的,也沒有一點也不信。他知道,探馬們用眼睛看到的,都是表象,他要透過這些表象,用心來分析漢軍內在的意圖。
思忖了片刻之後,呼廚泉當即下令全軍前進,到馬超營盤的五十里之外紮寨,他要親自去勘察地形,看看漢軍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在呼廚泉的命令下,訓練有素的七萬部落士族很快行動了起來,前鋒部隊先一步離開大軍。趕到前面去進行範圍性偵查,為主力大軍的安全做好保衛工作。
當天傍晚,呼廚泉所部已經安頓好了營寨,迎著大漠特有的夕陽景色,呼廚泉立在馬超營外數里之遙的瞭望臺上,靜靜地觀察著漢軍營中的動靜。五丈高的瞭望臺,並不足以讓他俯瞰整個漢營,只能看到大概三分之一的位置,就視線範圍內的三分之一個漢營來判斷,漢軍們出奇的平靜。彷彿漢軍的這次分兵。就像是一次極為平常的常規軍事行動一樣,依照漢營中升起的炊煙來判斷,這支漢軍大約只有萬人左右,如果說他們是漢軍主力的先鋒部隊。倒是十分符合漢人的作戰習慣。可是呼廚泉卻還是有些不放心。不為別的。因為漢軍這次帶兵的統帥是敖烈!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低估敖烈的武勇和計謀,這是鮮卑、烏桓多個少數民族。以被滅族的結局換來的經驗,呼廚泉不可能不慎重一些。
忽然,漢軍營門開啟,獅盔蠻鎧的馬超一馬當先衝了出來,在他身後大約還跟著一千騎兵和兩千步軍,筆直的向呼廚泉所在的地方撲來。大漠地勢平淡,除了各個部族居住之地外,剩下的大部分地方,都是一望無垠的沙海,視野極為遼闊,有人在自己軍營附近豎起瞭望臺,不用問,一定就是匈奴人,所以馬超立刻就帶兵殺了過來。
馬超的動向,倒是讓呼廚泉的心裡稍微安定了一些,看來,這支漢軍確實是先鋒部隊無疑了,從馬超出戰的人數和速度上來判斷,他們是想消除掉附近的隱患,為後繼的大軍做好方為工作,就像是呼廚泉自己的先鋒部隊,所擔負的任務一樣。
不慌不忙的走下瞭望臺,呼廚泉翻身騎上自己最鍾愛的戰馬,甚至還有閒暇伸手撫摸了一下戰馬的鬃毛。這匹馬,是匈奴特產的良馬中,萬里挑一的寶馬,通體是純黑色的皮毛,就像是一匹上好的錦緞一樣,散發著光亮的色澤。當初呼廚泉可是花了整個部族子民半年的收成,才從其他部落首領手中,把這批寶馬買回來的,他還給這個黑馬起了個名字——追風。意思是說這匹馬發力跑起來,連風都能被它追上。雖然這個名字有點俗、有點誇張,但它的速度絕對是千里馬的行列的,足以和馬超坐下的沙裡飛媲美了。
跨上追風之後,呼廚泉向身後望了一眼,看到馬超已經率軍接近到不足兩裡之地了,嘴角牽起一絲笑意,喃喃的自言自語著:“都說小霸王蓋世無雙,武勇如項羽,運籌似韓信,今日本王就先試試他部下先鋒大將的成色如何。”
隨即,呼廚泉甩動馬鞭,讓追風載著自己向歸路跑去。守護在呼廚泉身邊的,只有五百親衛,他們都是呼廚泉在數十萬部落子民中,精挑細選出來的悍卒,每個人都騎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