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1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在這種背景下,大本營終於決定,組建南方作戰叢集,從近衛師團中抽調三個大隊,一個山炮中隊,以及輔助兵種,組成一個獨立混成旅團,以比志島義輝為司令官,輔以數艘巡洋艦和運兵船,向澎湖列島發起攻擊。

澎湖清軍勢單力薄,裝備低劣,士氣不振。而日軍獨立混成旅團則是武裝到了牙齒,這支部隊的火力裝備,甚至超過了德國陸軍的同建制部隊,而且,獨立混成旅團早就憋足了勁,士氣高昂。他們在里正角西海岸強行登陸,僅僅以1人陣亡、10人受傷的代價,就取得了登陸成功,4天后,日軍攻陷澎湖重鎮媽宮城,宣佈佔領澎湖。

歷來攻取臺灣,必先取澎湖,澎湖丟失,臺灣門戶洞開。

比志島旅團一戰得手,氣焰大盛,澎湖清軍的迅速崩潰,使得獨立混成旅團的官兵們相信,奪取臺灣是一場贏取功名的美差,他們甚至不用擔心傷亡,官兵們求戰心切。

清日停戰協議達成後,清廷決定放棄臺灣,派出李經芳與前往福建,準備與日本方面完成臺灣的和平交渡。然而,求戰心切的獨立混成旅團,竟然以路途遙遠,沒有得到停戰的命令為由,迅速展開了對臺灣基隆的登陸作戰!日本戰艦逼近基隆港,隨時準備發起登陸作戰。他們擔心,一旦臺灣完成和平交渡,他們就失去了這個贏取戰功的機會。

臺灣情勢危急,唐景崧決定一面加強北部沿海防線,一面向朝廷求救,希望朝廷派出援軍,共同抵抗日軍的進襲。

然而,援軍沒有盼到,卻傳來了朝廷正式割讓臺灣給日本的訊息!

訊息傳來,唐景崧如同五雷轟頂!臺灣島內士紳情勢洶洶,強烈反對臺灣割讓給日本。士紳們湧向巡撫衙門遞交請願書,要求唐景崧面奏朝廷,收回成命。劉永福率黑旗軍在臺南一帶積極備戰,準備抗擊日軍,臺灣當地居民紛紛加入到黑旗軍中。在京城趕考的臺灣學子,也匯聚到總理大臣衙門泣血上書,懇請朝廷收回成命。

臺灣軍民不願意歸附日本,他們不願意當亡國奴,唐景崧更不願意看到自己成為臺灣的末代巡撫,丟失祖宗的土地,那是要背一輩子罵名的!

然而,要想挽回局面,千難萬難。

朝廷已經定下了割讓臺灣的國策,日本人的刺刀已經逼近了臺北。此時,朝廷要是收回成命,宣佈割讓臺灣的協議無效,日本人也可以以武力奪取臺灣!

面對氣勢洶洶的日軍,臺灣的抵抗力量實在是太微弱了,而且,他們得不到任何援助,不論是軍隊還是糧餉。

但是,唐景崧還是想要試一試!畢竟,大清國還沒有與日本正式簽署交度協議,直到現在,臺灣還是大清國的土地!

唐景崧挾幕僚丘蓬甲來到北京,來到總理衙門,求見總理衙門大臣榮祿,希望勸說榮祿上奏朝廷,收回成命,向臺灣派出援軍,與劉永福的部隊,共同據守臺灣。

然而,唐景崧在總理衙門吃了閉門羹,榮祿以各種理由百般推脫,就是不見他。

唐景崧卻也有些骨氣,榮祿躲著不見他,唐景崧乾脆跑到了紫禁城,吵鬧著要直接面見皇上!

割讓臺灣,光緒皇帝原本就覺心虛,可那是太后老佛爺的意思,皇帝也毫無辦法,而且,協議已經生效,清廷也無法食言,更為惱火的是,清廷即便想要守住臺灣,也是無兵可派。

剛剛經過了山東戰役的清軍,已經是精疲力盡,這一仗,清軍僥倖與日軍戰成平手,將領們對於日軍的強悍心有餘悸,誰也不願意遠渡大海,去臺灣和日本人交手,那不是往刀口上撞嘛!

唯一能打的章軍,已經被朝廷肢解,章軍統帥周憲章也死於非命,這支部隊已經不存在了。

光緒皇帝倒是有心救援臺灣,可軍權掌握在太后的手裡,皇帝能夠調動的部隊,只有那哈五的驍騎營,這是皇帝的私家軍隊,光緒皇帝指著那哈五給他撐腰,哪裡捨得派到臺灣去和日本人死磕。

所以,光緒皇帝見到唐景崧,那唐景崧口口聲聲要求朝廷出兵保住臺灣,搞得光緒皇帝極為尷尬,可唐景崧也是一番忠心,皇帝不好申斥,只得耐著性子聽著唐景崧的絮絮叨叨。

光緒皇帝打算等唐景崧說完了,再給他一個好言相勸,然後把他留在京城,在戶部給他一個侍郎的職位,算是了結了這樁公案。

臺灣已經是日本人的了。

哪裡想到,這個唐景崧軟硬不吃,竟然當著群臣的面,搬出聖祖皇帝來!

第112章 血書

地球人都知道,臺灣是聖祖康熙皇帝從鄭氏子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