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2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的手裡奪回來的;那是聖祖的文治武功。光緒皇帝身為康熙大帝的子孫,卻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人,唐景崧這是拐彎抹角罵他是個敗家子!

光緒皇帝氣的臉色發白,渾身發抖。

總理衙門大臣榮祿匆匆進了養心殿,俯身說道:“皇上,李經芳來電。”

“什麼事?”

“李經芳與日本臺灣總督伊東佑亨在基隆港外的橫濱丸上完成了臺灣交渡儀式,日本正式接管臺灣!”

氣得發昏的光緒皇帝這才想起,他已經派遣駐日大使李經芳前往臺灣,與日本方面交接臺灣,今天,也就是西曆1895年6月1日,是交渡日!

跪在地上的唐景崧一躍而起,衝到榮祿面前,指著榮祿的鼻子大喝:“胡說,臺灣還在我大清國的手上,我唐景崧還是臺灣巡撫,日本人憑什麼接管臺灣!他們哪裡來的什麼臺灣總督!”

榮祿臉上清白不定:“唐大人,朝廷已有成命,還請唐大人以大局為重”

唐景崧從袖籠裡一把撤出一張白綾,雙手鋪開,面向光緒皇帝,高高舉過頭頂,嚎啕大哭:“皇上,這就是臺灣子民的大局!”

群臣抬頭望去,卻又慌忙低下了頭,誰也不敢正視唐景崧手裡高高舉起的白綾。

雪白的綾緞上,斑斑殷紅的血跡——那是數千臺灣軍民的簽名,每一個簽名都是劃破中指寫下的血書!

鮮血刺得光緒皇帝睜不開眼睛!

大殿裡鴉雀無聲。

龍椅上的光緒帝如坐針氈,唐景崧手裡的血書,把光緒皇帝逼到了死角上。

放棄臺灣,他就成了康熙大帝的不肖子孫。然而,他又無力保衛臺灣。

光緒皇帝可憐巴巴地掃視著群臣,希望有人出來替他說上幾句。

然而,滿大殿的大臣們紛紛沉默無言,這個時候,誰也不敢出頭,他們知道,這個時候,誰要是出頭,傳出去,就成了出賣祖宗土地的漢奸賣國賊。

光緒皇帝把目光落到了李鴻章身上。

李鴻章心頭一陣哀嘆。

李經芳出發之前,李鴻章就曾經向光緒皇帝建議,朝廷收回成命,不要與日本人舉行臺灣交渡儀式,李鴻章的意思是,能拖就拖,實在拖不下去,再設法與法國人、英國人交涉,讓臺灣問題國際化複雜化。實在不行,就設法讓法國或者英國插足臺灣,決不能讓日本人獨佔臺灣。

然而,光緒皇帝不僅沒有答應,反而嚴加申斥了李鴻章。

現在,光緒皇帝自食其果,被唐景崧逼得下不了臺,卻又要讓李鴻章出來給他解圍。李鴻章心頭暗暗嘆息:難怪朝中大臣都站在了慈禧太后那一邊,皇帝實在是靠不住啊!

李鴻章只得緩緩說道:“唐大人”

李鴻章還沒來得及把話說出口,唐景崧一把把白綾摔到李鴻章懷裡:“李中堂,李經芳是你的兒子,他出賣祖宗的基業,你就是主使!”

李鴻章臉色蒼白,李經芳的確是他的義子,事實上,李鴻章不甘心讓李經芳出面與日本人交接臺灣,也是因為李經芳的身份。戰場上,李鴻章的淮軍、北洋水師接連吃敗仗,談判桌上,又是李鴻章的義子李經芳親手把臺灣交給了日本人,這個賣國賊的頭銜,李鴻章是戴定了,想摘下來都不可能了!

其實,李經芳是被太后老佛爺逼去與日本人交接臺灣,她這是要給李鴻章一點顏色看看!

戰爭後期,丁汝昌突然率北洋水師出海,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對戰,與旅順的周憲章遙相呼應。以慈禧太后的精明,豈能看不出其中的端倪。那丁汝昌一向膽小怕事,借給他一萬個膽子,也做不出這樣的壯舉。丁汝昌的背後是誰,慈禧太后一目瞭然!

太后老佛爺是要讓李鴻章知道,他那點貓膩,躲不過太后的眼睛,太后能讓你昇天,也能讓你下地獄!

如今的李鴻章,因為李經芳的緣故,坐實了賣國賊的名頭,成了萬人唾罵的眾矢之的,太后老佛爺要想除掉他,只需要輕輕動一根手指頭。

李鴻章心頭絕望,一口氣沒接的上,眼前一黑,向後便倒,兩個太監眼疾手快,衝上去把李鴻章扶出了養心殿。

光緒皇帝拂袖而起,不顧群臣,徑直而去。

太監慌忙喊道:“散朝。”

眾位大臣如蒙大赦,紛紛出了養心殿。

只剩下唐景崧一個人,面朝空空的龍椅,嚎啕大哭。

李鴻章被人抬回了賢良寺。

賢良寺是雍正朝大名鼎鼎的怡親王允祥的王府,允祥死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