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2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只是,他知道得太晚了!

丁汝昌思來想去,落到這步田地,誰都不怪,只能怪自己,當了一輩子奴才,腦子裡壓根就沒有當主人的念頭!

牢門外響起急促的腳步聲,牢門開了,一隊士兵走了進來,為首的是一個腰挎寶劍的營官。定武軍的軍服,與章軍有些相似,都是借鑑了德國陸軍軍服,只是顏色略微不同,定武軍的軍服為天藍色,而章軍軍服是淺灰色。在燈光下,猛一眼看去,丁汝昌還以為是來的人是章軍。

“丁大人,聖旨到,請丁大人移步去校軍場接旨。”營官說道。

丁汝昌緩緩站了起來,手銬沉重,兩個士兵走過來,把丁汝昌架了起來。

一行人出了牢房,牢房外,夜深人靜,只有遠處的敵樓上,閃著燈火。

一行人沿著大路,走出數百米,來到一片林子前。

丁汝昌停下了腳步:“這不是去校軍場的路!”

“改地方了!”軍官一招手,身後的兵丁一擁而上,把丁汝昌拖進了林子裡。

第178章 將功折罪

營官冷冷說道:“丁大人,實在是對不起,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我們也是奉命行事,替人當差,身不由己,還請丁大人見諒,到了陰間,別在閻王爺面前說我們的不是。”

“既然如此,那就請告訴我,究竟是誰要我的命,免得我到了陰間,告錯了狀。”丁汝昌窩囊了一輩子,臨死的時候,倒也硬氣。

那營官說道:“那就讓丁大人做個明白鬼。實話告訴你,我們是端郡王府上當差,今天的事,是端郡王奉太后老佛爺懿旨。丁大人得罪了太后老佛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在大清國,誰要是得罪了太后老佛爺,都活不了!”

丁汝昌怒道:“我丁汝昌何罪之有!”

“別的我不好說,不過,丁大人擊沉了周憲章的坐艦,害的周憲章差點葬身魚腹,章軍上上下下都對丁大人恨之入骨,如今章軍在臺灣坐大,朝廷總得給周憲章一個交代。”

“我是奉太后老佛爺懿旨,是呂天慶逼我乾的”

“丁大人!”營官打斷了丁汝昌的話:“你這話,還是去對閻王爺說吧!”營官轉身對士兵說道:“你們麻利一點。”

一個士兵摸出繩索,套在了丁汝昌的脖子上。

忽聽林子裡發出一聲尖銳的鳥鳴,定武軍的周圍,出現了二十幾個黑影。一把鋼刀架子了營官的脖子上:“放了丁大人!”

營官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目瞪口呆,直到感覺到脖子上火辣辣的——鋼刀已經割破了他的面板,營官這才結結巴巴叫道:“我是端郡王府上的人,你們是什麼人,敢和端郡王作對!”

一個黑衣人冷冷說道:“我勸你最好別知道,如果知道了,你們就出不了這個林子!趕緊放人!”

營官汗流浹背:“趕緊放開丁大人!”

黑衣人一擁而上,把營官連同十幾個定武軍士兵捆了個嚴嚴實實,然後簇擁著丁汝昌,奔出了小樹林,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天津,大沽口。

大沽口成為戰略要地,是在十九世紀初期。中國有著數千公里的海岸線,但是中國卻是一個陸地國家。數千年來,中國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而不是海洋。直到十九世紀初,西洋人的堅船利炮從海面上開啟了中國的大門,國人才猛然意識到,來自海洋的威脅,遠遠大於來自北方陸地的威脅。

大沽口是一座天然良港,同時,西洋列強進犯大清國京畿之地的海上要道!

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大沽口已經成了大清國首屈一指的戰略要塞。那裡有宏偉的炮臺和縱橫交錯的戰壕和堡壘。

不過,在平日裡,大沽口是以和平港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這裡商船如雲,卻看不到一艘軍艦。

夜色正濃,停泊在大沽口海灣中的商船漁船發出點點燈火,倒映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港口外的一座山丘上,錢有貴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他的身後,是一隊荷槍實彈的大清國兵丁,護著一輛馬車,馬車上坐著趙巧兒、柳英淑、秦氏老太太、小翠和東方公主趙寒。

“林大人,這一次全靠你了!”錢有貴對身邊一個清軍軍官說道。

“哪裡哪裡,錢部長,咱們都是章軍老弟兄,要不是賴傳武那個狗日的,害的咱們天各一方,現在,我林耀祖總算是歸隊了!”說話的,是前章軍201營副營長林耀祖,現在他是清軍豐臺大營的一個參將。

當初,賴傳武帶著201營在臨津江反水,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