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3 / 4)

小說:焚清 作者:世紀史詩

舉整垮了朝鮮章軍。201營是賴傳武的基本部隊,回國後,就跟著賴傳武去了豐臺大營。201營能征慣戰,和豐臺大營的其他清軍截然不同。但是,這樣一支能打仗的部隊,在豐臺的日子並不好過,在朝廷看來,這支部隊是周憲章的部隊,忠誠度值得懷疑。

賴傳武在豐臺的時候,清軍看他是太后老佛爺的人,倒也不敢為難201營。後來,賴傳武去了天津,當了驍騎營統領,201營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上峰常常剋扣他們的軍餉,吃苦的事都派他們去,還經常找碴子。從營官到士兵,受盡了窩囊氣。

周憲章重樹章軍大旗,201營的官兵們就坐不住了,不少官兵開了小差,有的南下去福建,有的北上去朝鮮。這支八百人的部隊,很快就跑得只剩下一百多老弱,豐臺大營的將官眼看201營不成氣候,反倒很是高興,對於士兵們開小差,也是不聞不問。

已經升任參將的林耀祖,手裡沒了部隊,成了個人見人欺的倒黴蛋,看看維持不下去,也想脫離豐臺大營,前往臺灣去找周憲章,可他當初和賴傳武合謀反水,害的章軍差點完蛋,這是大罪,他怕周憲章不容他。

正在這個時候,錢有貴突然來到了豐臺大營。

在馬尾軍港,錢有貴被端方逮捕後,又被秘密釋放。周憲章派人過海,與端方做了一筆交易:端方放錢有貴走,周憲章則承諾,一旦他控制了臺灣,就把基隆的煤礦,交給端方的弟弟端明來經營。端方本來就不想得罪章軍,周憲章趕走了日本人佔了臺灣,作為閩浙總督,他還要和周憲章打交道,所以,他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放走了錢有貴。

錢有貴得到周憲章的密令,獲釋後不必前來臺灣,而是去北京,找到趙寒,設法把趙巧兒一家帶到臺灣來。

在這之前,周憲章派趙寒去北京,不僅僅是探望,而是打個前站,一是搞清楚朝廷對忠勇伯府的監視情況,二是通知趙巧兒,早作離開北京的準備。

周憲章已經決心在臺灣自立為王!周憲章反思章軍的興衰,得出一個結論,要想保住章軍,給弟兄們謀條出路,就不能再對大清國抱有絲毫幻想!必須要獨立自主!

既然要稱王,就不能受大清國朝廷的制約。太后老佛爺把趙巧兒攥在手心裡,就如同是攥著周憲章的要害!一旦慈禧太后用趙巧兒脅迫他,他如果順從慈禧太后,就對不起章軍弟兄,而如果不順從,就對不起趙巧兒!而這兩邊,都是周憲章的手心手背,兩邊都不能割捨!

所以,周憲章下定決心,要把趙巧兒接到臺灣,脫離太后老佛爺的手掌心!

錢有貴來到北京後,很快就找到了趙寒。

本來,按照周憲章的想法,趙寒來北京前,先去了上海,找徐錫麟、秋瑾等一干革命黨人,一起來北京設法營救趙巧兒。周憲章對革命黨人有恩,要不是他以身相替,革命黨人的領袖孫文就在澱山湖邊身首異處了。只要周憲章開口,上海革命黨人應該會鼎力相助。

可趙寒到了上海才發現,上海的革命黨人一個也找不到了。

澱山湖一戰後,革命黨人損失慘重,好不容易聚集起來的力量,被清軍全殲。孫文和秋瑾逃到了日本,剩下的革命黨人也是東躲西藏。

結果,趙寒孤身來到北京,雖然把忠勇伯府的情況瞭解清楚了,可沒有幫手,她也是沒辦法。錢有貴來了,也只有兩個人,錢有貴是個做小買賣出身的,沒有什麼功夫,更沒有江湖朋友。太后老佛爺派出暗探,把忠勇伯府秘密包圍得水洩不通,九門提督衙門隨時都盯著忠勇伯府,稍有風吹草動,清兵就會趕到。

兩個人合計來合計去,卻是束手無策。

最後,錢有貴想起了豐臺大營的林耀祖。

林耀祖和賴傳武是章軍的叛徒,可他畢竟是章軍的老兄弟,而且,臨津江201營反水,主謀是賴傳武,林耀祖是個脅從犯。

錢有貴決定冒險一試。當然,他怕壞了周憲章的大事,見到林耀祖的時候,沒有直接說出趙巧兒的事,而是旁敲側擊,說趙巧兒一個人在北京,離周憲章那麼遠,怪可憐的。

哪裡想到,錢有貴一提起趙巧兒,林耀祖就提出,要把趙巧兒帶到臺灣去

林耀祖一心想著去臺灣,正愁沒有像樣的見面禮將功折罪,錢有貴的話提醒了他,趙巧兒被太后老佛爺扣在北京城裡當人質。如果把趙巧兒送到臺灣,那就是首功一件!

於是,林耀祖秘密串通了二十幾個剩下的章軍弟兄,準備在恰當的時候,出手把趙巧兒劫出北京城。

錢有貴大喜,兩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