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蟣蝨。今秦攻趙,戰勝則兵疲,我承其敝;不勝,則我引兵鼓行而西,必舉秦矣。故不如先鬥秦、趙。夫被堅執銳,義不如公;坐運籌策,公不如義!”
這一段話是什麼意思呢?
項羽是說,眼下秦國圍攻趙國,趙國的局勢十分緊張擊破,應該早些帶著大軍北上渡河,楚軍在外面進攻秦軍,趙國在裡面作為內應。如此裡應外合,一定能夠打敗秦軍的!
宋義卻是根本就不打算北上,回話是說:不是這樣的,想要去除牛身上的蟣蝨,抓虻蟲是沒有用的。現在秦軍攻趙,戰勝之後便是兵將疲弱的時候,我可以抓住他疲弱時候的機會。要是不能勝,同樣,我也可以領兵西進,在他敗仗的時候撿便宜,一定可以讓秦人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啊,不如讓秦國和趙國先打著。要說披著甲,拿著武器去戰鬥,我宋義是不如的你項羽的。可要說坐下來計劃軍策謀略,你項羽,是不如我宋義的!
最後一句話,說的最是刻板。幾乎可以說是撕破了臉皮地反對項羽北上救援趙國!
隨著陳平這一事件,也終於意味著,楚軍內部的爭端,已經公開化!
帳內一片寂靜,無論是宋義麾下原本不大認真的將官,還是項羽一棒子後世聞名的猛將。所有人都是面色肅然,寂靜無聲地關注著項羽的反應。
但宋義此刻似乎已經出離憤怒,要狠狠利用主帥的身份壓制身為次將的項羽。
於是又是以主帥的身份下令道:“有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話看起來,是說軍中有不聽軍律違反軍法的人斬殺掉。可實際上,就是在暗示項羽!
“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如此四者,還能說是誰?自然是項羽,強大得難以命令,不聽軍令!
也就是說,若是項羽再要胡亂動作,宋義不吝用雷霆手段,將項羽殺死!
到了那一刻,楚國就要面對一次極其強大的震盪了。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