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3 / 4)

小說:雍正王朝 作者:匆匆

一本,又是《風水記》。連掉在地上的一本,也還是《易說地脈》。孫嘉淦笑了:“高其倬,你真可謂是武大郎玩夜貓子,難道你平時就只看這些書嗎?”

高其倬卻自得地說道:“我哪能和你比呀?你是除了孔子六親不認的人嘛。其實你們都不明白,這裡頭學問大著哪!張廷玉原來也不信,我去看了他家祖墳的地脈後,對他說,‘這地是好地,但要傷你們家一位公子’。果然,他的兒子張梅清就夭折了。後來,他又找著我說想換塊地。我告訴他說,‘人已死了,再換也換不活了。這裡是塊千年不遇的寶地,你千萬不要換掉它’。他不信也得信!就如這次,為了給皇上選出好地,我跑遍了各地。皇上原來想在遵化建陵,想離著聖祖近一些。可我說,那裡的地脈早就用盡了。這不,才又換到了易州”他只要一說起風水來,就滔滔不絕,讓別人誰也難以插言。孫嘉淦乘著他換氣的功夫說:“哦,照你這說法,一個人做了一輩子的壞事,只要他能選到一塊寶地,就能蔭福給子孫了,是嗎?”

“哎,那怎麼能行呢!沒有德的人,他根本就選不到寶地”

這裡正在抬槓,一抬頭突然看到弘時已經走進門來了,慌得他們都趕快起身行禮。高其倬說:“三爺,您進來怎麼也不說一聲呢?奴才們該放炮開中門的呀!”

弘時連著守了三天靈,大概真是乏透了。他蒼白著臉說:“唉,鬧那些虛排場幹什麼呢?我剛從澹寧居那邊過來,有兩個信兒想告訴大家:一,是曾靜等已解到北京。皇上發了話,說要對他們優待。他們倆不下南獄,卻關到獄神廟去。對他們的審訊也要由寶親王和李衛負責,你們刑部的人只管看押,曾靜要吃八品的俸祿。二,允祉三爺已被革去了所有的爵秩,連他世子的爵位也被革掉了。咱們這邊,由其倬和從周主審,我只在這裡坐纛。先給大家提個醒兒,皇上這幾天氣性不好,請你們都小心辦差。”

高其倬又向盧從周謙讓了一下,便說:“那好吧。”一轉眼他就向外邊高喊一聲:“升堂!帶李紱!”

李紱和謝濟世等人是關在一起的,都押在大理寺大堂東側的柵欄裡,每人各佔一間。李紱是朝廷大員,柵欄裡還備有茶水。其餘的人,官職不過四品,就沒有這個優待了。但不管是誰,比起刑部大牢裡的囚犯來,總還是天堂一般了。

李紱乍一聽見傳喚聲,他的手不由得抖了一下,但他很快地就鎮走了下來。兩名兵丁給他開啟了牢門,向他躬身行了一禮說:“我們大人請您去過堂。您這邊請!”

李紱傲慢地抬起頭來,邁步就走進了大堂。裡邊的衙役們一聲堂威“噢——”喊過,大堂上上下下,聽不到一點聲音。李紱深吸了一口氣,向上邊瞟了一眼。原來正中高坐的是高其倬、盧從周,西邊陪審席上卻坐著弘時和孫嘉淦,全都是再熟不過的人了。他自失地一笑跪了下去:“犯官李紱叩見三爺和各位大人!”

高其倬吩咐一聲:“來人,給他去了刑具!”

衙役們上來,去掉了李紱的刑具後,高其倬又說:“紱公,昨日的座上賓,成了今日的階下囚。雍正三年一別,哪知道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實在是令人感慨萬分哪!但既然到了這份兒上,請老兄體諒兄弟的難處,凡問答之事,不可有一點藏匿粉飾。此案審結之後,皇上定有恩旨給你的。該替你說話的地方,我們也都不是草木之人,請紱兄把心放寬就是了。”

李紱當了許多年的官了,哪能不懂這些呢?這故做門面的規矩,他太熟悉了!這不全是大理寺審案的老一套嗎?不過,高其淖說得比別人懇切隨和一些罷了。

盧從周接著說:“今天傳你來,就是要問問你和謝世濟等結黨營私、誣陷田文鏡的事。我們只是問一下情由,然後審明結案。至於該定什麼罪,還要交六部議因,由皇上親自裁決的。”

李紱在下邊答道:“犯官曾彈劾過田文鏡是實,而且直至今日,犯官也不覺得彈劾中有什麼不實之詞。至於說到我們結黨,我根本就不明白是指的什麼?謝世濟和我同年不假,他也是朝廷大員,並且還是言官,他彈劾田文鏡自然也是他的權力。若說我不該彈劾他田丈鏡,或是我的指參有誤,我李紱自擔應有之罪。若說到別處,李紱實在難以認承。”

高其倬把驚堂木“啪”地打了下去,厲聲問道:“你和謝濟世是同年進士,陸生楠和謝是廣西同鄉,黃振國在信陽說過許多田文鏡的壞話,而你又做過半年廣西巡撫。把這些串在一起,就足以說明你們是互為黨援。今天你既然敗露了,還有什麼可說的?”

李紱雙手按在地上,仰面說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