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部分(2 / 4)

小說:伐清 作者:熱帶雨淋

更拿出了十幾倍於前的訂單,明軍和剿鄧總理衙門的協議對兩江總督蔣國柱來說根本不是秘密,他知道明軍預定了幾十萬人的口糧。這些訂單保持了糧價的穩定。而且明軍拿出的都是真金白銀,今年七月的糧價想必能夠維持在一兩一石左右了。

除了糧價以外,更明顯的是地價的回升。在明軍下江南以前,地價跌到了一畝一兩銀,很多小地主想到即將到來的可怕賦稅,甚至生出把土地白送給別人的念頭,可惜就是白送都沒有幾個人敢接手。

隨著糧價的上升,土地的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很多小地主不是嚮明軍出售了口糧,就是拿了明軍的定金正在為明軍準備回程時所需的糧食。手裡有了銀子用來納稅後,這些人也就不願意出售他們的土地。而且這幾天免稅的風聲也流傳了出去,聽說會有一大批府縣能得到免稅待遇,土地的價格更是為之大大提升,江寧附近一些良田的價格已經逼近十兩一畝的大關。

透過剿鄧總理衙門,蔣國柱的兩江總督衙門也可以指望從回川的明軍身上撈一筆錢——對兩江來說,其實這就是明軍在與他們分享商業利潤和攻擊浙江的收穫。雖然蔣國柱不再擔心如何向燕京輸送漕銀,不過他對四川此次的處理還是有些不滿。

因為四川並沒有按照蔣國柱的計劃行事,明顯四川對蔣國柱還有很重的提防心理——好吧,蔣國柱承認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他對川軍同樣小心提防,要是川軍在浙江吃了大敗仗,他說不定也會讓梁化鳳去痛打落水狗。四川的提防使得蔣國柱沒有機會清洗江南計程車林,而他本來想把那些特別忠於清廷和最危險的明廷擁護者一起消滅的,而現在因為四川的不合作讓他失去了這個統一江南人心的機會。何況這些士人還有豐厚的家產,可以讓蔣國柱的小金庫變得更加充盈,給他更多對抗燕京和成都的底氣。

“川軍經過的時候,兩岸估計又是夾道歡迎吧?”蔣國柱有些酸溜溜地說道。

“肯定是了,岸邊的縉紳和富戶大包小包地往自己家裡搬銀子,他們能不支援川軍嗎?兩岸的百姓已經都在說了,只要川軍來一次,他們就不愁過年了。”梁化鳳告訴蔣國柱:“松江府還有好多人向著過往的川軍船隻高喊:‘明年別忘了來啊,明年去打山東吧’,聽說喊的人還不少呢。”

“他們都是盼著再賣糧食、買便宜貨吧?”蔣國柱又噴出了一聲冷哼:“這幫刁民。”

重要的事情已經討論完畢,蔣國柱就和梁化鳳閒聊起他剛聽說的一樁瑣碎事:“湖州有個姓莊的,寫了本書,好像是明史什麼的,被人給告了。”

“莊允城吧。”梁化鳳飛快地答道。

“嗯,不錯,好像是這個名字。”蔣國柱和梁化鳳說起此事,因為他隱約聽說梁化鳳好像也在其中有牽扯。

“末將知道此事。莊允城是個豪富,他的獨子十五歲時就是有名的才子,入選了前明的國子監,後來突然大病一場眼睛瞎了。”梁化鳳熱心地介紹道:“眼看他的兒子沒機會取得功名了,他就買了朱國禎的一本手稿”

“朱國禎怎麼會賣手稿?”蔣國柱隨口問道。聽梁化鳳說到這裡,他已經確定莊家肯定是有錢,才能夠把兒子送去國子監。不過才華估計也就是一般,不然不會沒有功名。朱國禎的名氣不小,蔣國柱知道他的書寫得很好,唯一不解的就是為何他的手稿會落到莊家。

“聽說朱國禎死後家道中落,手稿是他的兒子們賣給莊家的。”梁化鳳顯然對此事是一清二楚,他仔細地向兩江總督彙報道:“莊家請了很多才子,把這份手稿好好修改了一番,花了三年還是五年的功夫才寫好,是順治十七年冬——嗯,就是高郵湖之戰以前出版的。”

梁化鳳樂呵呵地說道,他聽說江南才子雲集編寫此書,甚至連顧炎武都曾去過湖州一趟,梁化鳳也派人送去了一筆禮金,軟硬兼施逼迫莊家把他的事蹟也好好書寫一筆:梁化鳳覺得此書有這麼多士林俊秀參與編寫,將來一定能夠流傳千古。

“哦。原來如此。”蔣國柱點點頭。順治十八年此書大舉發行後,就有查繼佐和吳之榮二人檢舉告發此書誹謗朝廷。這事對兩江總督來說實在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不過聽說自己手下的江南提督好像也牽扯進去後,蔣國柱就問了梁化鳳兩句。

“這個莊家哪裡會誹謗朝廷吶,他是為了讓兒子名垂千古的。”梁化鳳也知道有人在告莊家,不過他認為這完全是陷害:“而且莊家給這部書起名《明史輯略》,末將的師爺說,憑這個名字就說明莊家承認明朝已經滅亡了。”

“說得不錯。”蔣國柱想了一下,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