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3 / 4)

小說:騾行天下 作者:北方刷刷

上兩付,不見有人並座。”

趙雲笑笑,“吾也不知,何不問大王。”

張任嚇一跳,“這個能隨便問的麼?”

趙雲拍拍他肩頭,“無妨,宰相肚裡能撐船,大王胸懷納乾坤,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但問即是。”

吳越大王楊晨毓很快解釋起來,眾將也在下首聽聞,“無它,吾不欲以殘食與宮人食也。”原來吳越大王知道自己吃剩的會給宮人分食後,特意這麼安排,用公筷公調羹舀到自己大腕中,再用自己的筷子調羹食用。這樣即使是剩下的也都是乾淨的,而不是吃剩的,下人奴婢也能接受一點。

張任撓撓頭,“大王果愛民如子。”

楊晨毓笑笑,“將軍乃國之棟樑,將來要是守望一方,也能這般多多考慮下面群氓百姓,這就是人家福氣了。故東平王說過:為善最樂。漢明帝深以為然,寡人亦是。”

“謝大王指教。”張任猶豫下,“大王賜宴,酒食可帶回否。”

楊晨毓心下有點不高興,酒食帶回?明顯就是吃了還要拿,人多啊,架不住,咱也是自己開銷的,又不是國家買單。“這個麼,酒就算了,您桌子上的食物隨意吧。”也不能太小氣了。其實歷史上大臣在宴會上帶吃剩的回家改善伙食很常見,畢竟古時吃食和後世概念不同,尤其是肉食,特別稀少,地主家也不是能常吃肉的。

“張任謝過大王。”

楊晨毓揮手,招過一個奴僕,“給將軍準備木桶,要乾淨的裝飯木桶。”

那一大鍋羊肉湯看來是保不住了,奴僕有點怨恨這個張任,要是人人都帶回,咱們吃剩的也撈不著,畢竟宴會吃食和平時飯菜差距很大的。

張任毫不客氣把剩下炒菜、羊腿和羊肉湯一股腦倒進木桶,只聽得吳越大王說道“我這多,一併拿了去吧。”張任甚是感動,誰知道後面是大王大聲傳來一句讓他差點暈倒的話,“張任,記得把木桶還回來,要不從你薪水裡扣木桶錢。”

章七十四兩王巡姑蘇

老實說吳越大王楊晨毓號令兩王領兵六個軍團巡視吳越各地,其實有些問題。吳越本土交通雖已打通,但總比不得後世方便,何況那些新得的領土哪來大道快速進軍。故而虞彘和劉子都倆商議著最好把困難和吳越大王說一聲,要不帶了這麼多人走路吃力啊。從句章領兵兩個奴兵軍團一個羽林孤兒軍團兩個少年軍團一個女奴軍團,這樣的整容有點類似郊遊,而不是巡視各地。女奴軍團本質上是楊晨毓執意要讓帶的,軍中有女子總好過騷擾百姓,楊晨毓怕倆兒子去禍害人家閨女,軍中能解決了,自然就好辦了。奴兵軍團以各地異族閹奴為主,倒是不怕他們怎樣,羽林孤兒大都身襲父爵、忠心耿耿,作戰力最強,何況說是羽林孤兒,其實大都已近是成年了,作戰力也是可觀。尤其是在楊晨毓洗腦教育下,那幫人都是以戰歿玉碎為榮的。少年軍團大都是國人子弟,從小進軍隊,類似職業小軍人。吳越規定百姓是義務服兵役,但是由於吳越一年兩熟和牲畜多農牧化後,農民用於戰爭訓練上明顯跟不上。這個也是歷史上宋後漢人作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前一年一季,春耕秋收,沒少玩把子力氣,作戰也勇猛,弓馬自然也嫻熟。漢唐良家子都是騎馬高手居多,畢竟出身好的家家有良馬可騎,冬季還打獵什麼,作戰力遠高於遊牧民。自從兩季種植後農民普遍沒多餘時間玩弓馬了,人是比以前養活多,但個人作戰技能又沒學多少。這個也是北方比南方士兵更兇猛些的原因之一。刨去南北人口的身體不同外,種植一季地區遠比種植兩季地區來得結實。那些遊牧民依然不如種植一季地區強悍。楊晨毓來到這個世界後,提前使得吳越進入兩季種植,但是帶來的弊病也必須自己解決,否則今後會和宋一樣,養活很多人口,財政也蠻有錢,就是普遍農兵素質下降。

在這種苗頭下,楊晨毓想到普遍招收少年,建立少年軍團,包括少女軍團,目的很明確,有合格計程車兵,作為這個年代的人來說從八九歲開始把孩子交給軍團撫養,也能為自己減輕開支,大人們都是支援的,畢竟一家養活七八個孩子,到了快發育時家裡開銷也是很厲害。儘管養活孩子吳越有糧食提供,但孩子還有其他開銷不是。當然作為政治待遇問題,也沒全面招收,國人子弟只要沒什麼大問題,都可以進,平民和奴隸孩子中優良的也可以進。國家從差不多十歲開始一直養活到20歲,自然這些孩子還得農耕、紡織、放牧,要不國家開銷也太大了。不過每個孩子都會在集體中學習,在集體中體會國家領袖的存在,不再是類似於黃老的牧民。國家調養的孩子們到了十六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