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上午,李利待在帥掌中伏案疾書,把各州郡刺史、郡守呈報過來的書簡逐一批示,並將各營主將、將領呈報上來的軍務妥善處置。
所幸,眼下還是征戰時期,各州郡呈報上來的書簡併不算多,能夠處理的都被各州刺史和長安大將軍府妥善處理了。那些千里迢迢送到戰前大營的書簡都是事關重大決策或者極其棘手之事,各州刺史和大將軍府屬官都不敢自作主張,只能由他親自定奪。
歷次征戰之中,李利都有一個固有的習慣,那就是嚴格控制隨軍出征的文官和謀士人數,只待熟悉當地民風地形的文官和謀士隨行,餘下一干人等一律留在崗位上,各司其職,未得調令不得擅動。這也是李利每次出征身邊的文官和謀士極少的原因,但是跟隨他出徵的文官無一例外都是精明強幹之人。至於隨行謀士嘛,最多不會超過兩三個人,通常都是一位軍師,一名隨軍主簿或參軍,僅此而已。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李利常說,能者多勞。一直以來,他始終堅持把擅長政務之人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即使軍政雙通、擅長運籌帷幄的大賢,如賈詡、李儒、李玄、諸葛亮,周瑜和魯肅等人,也不必時刻都跟在自己身邊,在堅守崗位的同時,同樣可以提出自己的謀劃或建議,第一時間送到前線即可。
與其讓他們都跟隨大軍征戰,還不如留在州郡幹些實事、正事。這才是真正的因才適用,求真務實的表現。用人之道,歸根結底還是為了做事,而不是阿諛奉承,充門面、擺排場。
正是因為這樣,近年來李利治下各州各郡縣,政務處理得極為及時,效率很高,政通人和,呈現出井噴式的蓬勃發展勢頭。後方穩定了,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寬裕了,糧草輜重自然就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前線大軍作戰,軍隊沒有後顧之憂,其戰鬥力可想而知。
這是李利一手打造的良性迴圈。把每一個有用的人都用在最緊要的地方,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如此就能實現:前方作戰不影響後方安定,後方糧草輜重持續足額供應前線作戰。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前提就是,李利居中把握尺度,必須對每場戰役都有準確的預測和全面規劃,並且自身年富力強,可以獨自承擔歷次征戰中統兵主帥所要揹負的巨大壓力和繁重的軍政事務。
顯然,迄今為止,李利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呼!”
一個上午坐在伏在帥案前不動身形,好不容易處理完案頭的書簡之後,李利長出一口氣,伸個懶腰,隨即起身走出帥帳,擺手揮退親兵,牽著驊騮馬緩緩走向轅門。
小喬她們還要在山頂上小住幾日,暫時不會回營,李利之前惦記著政務,放心不下,所以才匆匆下山趕回來。如今堆積的政務已經處理完畢,加之眼下又是雪後放晴,道路泥濘,大軍暫時不會攻城,仍舊按兵不動。難得有此閒暇,李利自然要好好陪陪自己的嬌妻美妾,所以忙完正事之後便要出營上山,陪在妻妾身邊。
然而,當他剛剛離開帥帳、翻身上馬之際,忽然聽到轅門口傳來一聲大喝:“吾乃破虜將軍麾下部將太史慈,奉我家主公之命前來面見大將軍,爾等為何橫加阻攔?”
“太史慈?”李利聞聲勒馬,喃喃自語道:“北海太史慈,太史子義?看來孫策也想趕在壽春城尚未攻破之前主動湊過來,插上一腳,試圖分一杯羹啊”
(。(。))
第021章 都是火爆脾氣
“吾乃破虜將軍麾下部將太史慈,奉我家主公之命前來面見大將軍,爾等為何橫加阻攔?”
突如其來的一聲大喝打破了轅門原有的平靜,散落在轅門附近的兵士聞聲趕來,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營將領,以及正要出營的主帥李利。
驅馬緩緩走向轅門的李利,對一眾策馬奔向轅門的將領微微搖頭,示意他們不要聲張。隨即他策馬跟在戰騎當中,緩緩駛出轅門,見到了正與轅門守將軻比能對峙的一名身著銀甲白袍的陌生將領,以及跟在他身後的三百餘名江東兵。
又是白袍銀甲。乍一看還以為是趙雲呢,實際卻是江東孫策部將北海太史慈。
江東孫策麾下的將領偏愛銀色戰甲,喜歡披著白色戰袍。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受了孫氏父子的影響,漸漸形成習慣,成為一種情有獨鍾的偏愛,一種特殊嗜好。
孫氏父子祖籍江東,雖然也是大戶人家出身,卻非三公九卿的顯赫世家,江東孫家真正聲名鵲起是從孫堅開始的。早年孫堅跟隨皇甫嵩平黃巾、討王國,定羌亂,積功升至長沙太守,烏程侯。自此江東孫家才真